法律与社会秩序学习内容第二模块第三课:法律与社会秩序(第1课时)课型:复习课学习目标1、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2、树立宪法意识。3、学会自己享有的监督权。重难点: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2、公民监督权的表现途径。时间分配导课3分自学10分交流10分展示5分小结2分巩固10分学习过程学案(学习过程)导案(学法指导)一、自学新知:阅读《优化指导》P57—P58思考下列问题:1、宪法具有怎样的地位?2、为什么说宪法是根本活动准则?3、为什么说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4、为什么说宪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效率?(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关系)5、我们赢怎样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尊严?6、我国公民行使监督权(批评、建议权)都有哪些表现?7、我国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有哪些?8、公民如何正确行使监督权二、合作探究(一)中考原题1、(2014陕西)小梦为参加学校组织的“宪法进社区”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准备了以下宣讲内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B、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率,是普通法律的立法依据C、宪法规定了国家性质、根本制度等国家生活中的重要问题D、公民要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尊严新课导入:复习导入中考热点:考点精选破题思路:1、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察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2、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公民在行使权利是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还毒的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2、(2013陕西)法治力量是中国梦的保障。宪法以其至上的法制地位有力保障了中国梦的实现。你如何理解宪法具有“至上的法律地位”?3、(2013陕西)2012年11月7日,省政府官方微博“陕西发布”正式开通,这为政府与公民的沟通搭建了平台。这一举措有利于①公民依法行使监督和建议权②公民直接参与议政③提高政府的决策能力④公民及时了解政府的相关信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三、考点精选(中考预测)1有人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中国共产党就可以不受宪法的约束。”这种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2、有人认为“公民可以自由的行使监督权”。请你辨析。3、有人认为“我们只要努力学习就行了,国家政治生活的事与我们青少年无关。”请辨析4、全国法制宣传日期间,某校开展“宪法进课堂”活动,大家围绕“建设法治中国就要维护宪法权威”这一主题展开了讨论。下列观点你赞同的是()①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其他法律的总和③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机关团体和组织、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④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任何违反宪法的行为都会受到刑罚的处罚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5、今年4月,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开通纠正“四风”问题的利益。3、错误。因为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是具有宪法意识的表现,我们应自觉行使对公共权利的监督权。4、C5、A6、C板书设计:举报直通车,群众可以就党员干部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进行举报。这一做法()A拓宽了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的渠道B能够彻底消除党员干部的不正之风C保障了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D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6、权利的运用需要公众的监督,监督的正确途径有()①直接向各级人大常委会反映②使用书信、电话响有关部门举报③通过电视、报刊等媒体曝光④用论坛、写大字报发泄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四、巩固延伸1、优化指导P61—62页五、课后作业优化指导P62---63页法律与社会秩序一、自学新知二、考点解读三、中考金题讲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