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辽宁省大连市四十四中高中地理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一 新人教版必修2VIP免费

辽宁省大连市四十四中高中地理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一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1/2
辽宁省大连市四十四中高中地理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一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2/2
辽宁省大连市四十四中高一地理《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一新人教版必修2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1、了解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2、了解水稻种植业的特点。3、以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生产为例,归纳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区位条件。4、进一步加深对农业区为选择实质的理解。过程与方法1、加强对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训练。2、提高学生归纳总结和对比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3、通过分析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选择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4、学会从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委因素入手来评价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和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我国在解决粮食问题上的巨大成就来增进学生的爱国情感。2、了解我国“三农问题”的紧迫性及其我国农业的相关政策。3、教育学生要珍惜粮食。4、使学生树立科技兴农意识。教学重点: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教学难点:农业区为因素对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影响教具、资料:课本插图、课件、补充材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季风水田农业1、主要分布区:亚洲季风区。2、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3、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国——中国(阅读P47图3.10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和分布,重点分析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完成P48读图思考题。)4、本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有利区位条件:读图思考1.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与这里的地形和气候有什么关系?2.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这里有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力条件吗?3.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还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提示:从水稻的生长习性结合读图思考1、2引导学生分析图3.10,分析气候、地形、劳动力对水稻分布的影响。1(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是水稻生长的基础,丰富的劳动力等社会经济条件有利于水稻种植业的经营和发展。)点拨:1.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区的地势平坦地区。高温多雨适宜水稻生长,地势平坦便于水田管理。2.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地区,这里劳动力丰富。3.亚洲季风区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水稻单产高。种植水稻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本地区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约有7000年),稻米是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5、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小农经营——人均耕地少,以家庭为单位,每户耕种的田地少。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农民精耕细作,使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但每户耕种规模小,每户稻谷的总产量不大,受传统观念及经济水平的制约,农民收上来的稻谷的相当大的一部分留作全家的口粮以及家畜、家禽的饲料用粮,到市场出售的很少。机械化水平低——田地规模小,经济水平低,农民凭自己劳动能够完成农活。日本机械化水平较高。水利工程量大——灌溉是水稻生产的基础。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大。活动:以中国为例,说明应该寻找和运用哪些资料,解释我国南方水稻产区形成的原因。活动步骤:1.列出资料清单。2.运用这些资料说明问题。说明:此活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在课下完成。阅读通过这个材料,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1、我国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主持的杂交水稻的发明和推广,为粮食生产开辟了广阔前景。2、目前,我国生物技术育种居世界先进水平,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居国际领先地位。超级杂交水稻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平均每公顷产量达到1万多千克,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板书设计:一、季风水田农业1、主要分布区:2、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3、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国——中国2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辽宁省大连市四十四中高中地理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一 新人教版必修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