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二中高一生物(选修)教学案(22)课题: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教学目的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A:知道)。2.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的概念、以及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B:识记)。3.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原因(B:识记)。4.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B:识记)。隔离的概念和类型、以及隔离与物种形成的关系(B:识记重点: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2、基因频率的概念,基因频率的计算公式3、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4、隔离的概念和类型、以及隔离与物种形成的关系难点:1、基因频率的概念和计算2、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3、隔离的概念和类型、以及物种形成的方式。教学过程: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种群(1)概念:。(2)特点: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个体之间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所以种群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2、基因库:。3、基因频率:。例1、江思纯同学计算这样一个例子:从某种生物的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知其基因型分别为AA、Aa、aa的个体分别为20、60和20个,问(1)其中A基因频率为多少?(2)a基因频率为多少?A基因频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基因频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孟德尔的分离规律计算:亲代基因型的频率AA(20%)Aa(60%)aa(20%)配子的比率A()a()子一代基因型频率AA()Aa()aa()子一代基因频率A()a()子二代基因型频率AA()Aa()aa()子二代基因频率A()a()(3)产生新的等位基因A2,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变化吗?基因A2的频率可能会怎样变化?。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1)异常统称突变(2)突变频率的绝对值是很低的,但突变的相对数量却很大(3)突变的有利或有害并不绝对,它取决于生物的(4)突变和变异都是不定向的,所以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却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1.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使种群的并决定进化方向2.隔离导致物种形成(1)物种:(2)隔离(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①概念:将一个种群分隔成许多小种群,使之不能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出可育后代地理隔离:分布于不同自然区域的种群,由于地理上的障碍,使彼此间无法相遇②种类而不能交配生殖隔离:种群间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出可育后代变异1变异类型1→新种1生殖(3)形成:原种隔离变异2变异类型2→新种2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射阳二中高一生物(选修)课课练(22)班级姓名学号08年春第17周吴华编写一、选择题(请将答案写在序号之前)1、下列哪项属于种群()A、一个池塘中所有鱼类B、一块稻田里的所有昆虫C、一片草地的所有蒲公英D、分散在各湖泊、河流的鲤鱼2.(1)已知人眼的褐色(A)对蓝色(a)是显性。在一个30000人的人群中,蓝眼人3600人,褐眼人26400人,其中纯合体有1200人。那么,在这个人群中A和a的基因频率为()A、0.46和0.54B、0.36和0.64C、0.50和0.50D、0.82和0.18(2)若一个种群中,某一性状的出现频率增加,这很可能()A、这个性状对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B、该群体中具此性状的纯合体多C、这个性状的出现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D、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为隐性3.(1)马(2N=64)和驴(2N=62)杂交能产生后代称为骡子,能够正常发育,但不能生育,这种情况称之为()A、杂交育种B、人工诱变C、基因重组D、生殖隔离(2)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A、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化B、马和驴的遗传物质有本质的区别C、发生突变D、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联会紊乱4.华南虎和东北虎两个亚种的形成是因为()A、地理隔离的结果B、生殖隔离的结果记忆节节清: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学生总结(教师反思):C、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的结果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结果5.用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解释病菌的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原因是()(多选)A、使用抗菌素的剂量不断加大,病菌向抗药能力增强方向变异B、抗菌素对病菌进行人工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C、抗菌素对病菌进行自然选择,生存下来的个体都是抗药能力强的D、病菌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强的个体,在使用抗菌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