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宋元的文化艺术》导学案 中华书局版-中华书局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学案VIP免费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宋元的文化艺术》导学案 中华书局版-中华书局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学案_第1页
1/2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宋元的文化艺术》导学案 中华书局版-中华书局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学案_第2页
2/2
第14课宋元的文化艺术1.熟记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和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2.知道宋词元曲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代表成就。3.说出宋元时期绘画与书法的特色和成就。4.重点:司马光和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宋朝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元曲、关汉卿和《窦娥冤》等。1.司马光与《资治通鉴》(1)司马光: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2)《资治通鉴》①背景:司马光认为纪传体史书文字繁多,不便阅读,决心编一部便于阅读的编年体史书。②内容: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历史,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给统治者提供了借鉴;以叙事论人为主,兼及各代的制度、文化等。③特点:史料翔实,考证谨严,文笔简洁生动。*议一议:司马光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①聪颖好学。②以“警枕”来提醒自己抓紧时间学习,顽强刻苦。③治学严谨等。(还可答“身为宰相,廉洁奉公”等)2.宋词和元曲(1)宋词①概况:宋代在文学上的突出成就是词的兴盛。它的句子长短不齐,因此又称长短句。②发展:词在隋唐时已萌芽,经过五代发展,到宋代达到高峰,成为当时文学的主要形式。(2)杰出词人人物朝代作品特点苏轼北宋《念奴娇·赤壁怀古》开创豪迈奔放的新词风李清照两宋之交《如梦令》《声声慢》发扬了婉约词风,擅长以浅近的词句、白描的手法,表达自己真挚的感情辛弃疾南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继承并发展了豪放词风。以悲壮慷慨的词,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和悒郁不平之气(3)元曲①兴起原因:元曲的兴起与宋、金时期城市经济文化的繁荣密切相关。②主要形式:元曲以杂剧为主。③杰出代表:“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的合称;关汉卿:元曲四大家中最为有名,代表作《窦娥冤》。3.绘画和书法(1)绘画①宋徽宗:擅长花鸟画,创“瘦金体”书法。②张择端:擅长风俗画。代表作《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开封的繁华景象,代表宋代社会风俗画的最高成就。(2)书法: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号为“北宋四大家”;元代书法巨匠赵孟兆页创“赵体”。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探究问题一】史书编写的基本体例都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1)编年体就是按时间顺序来记述历史的一种体例,也就是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写。(2)纪传体是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3)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详其首尾,集中表述其过程。三者依次以人物、时间、事件为中心记述历史。【探究问题二】与《史记》相比,《资治通鉴》有何特点?(提示:从编者、体例、记载的历史阶段等内容分析)①《史记》是司马迁一人所著,《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编,当时的几位著名史学家参与了编撰。②《史记》是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③《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3000多年的历史,《资治通鉴》记载从战国至五代时期1300多年的历史。④《资治通鉴》有为统治者提供借鉴的目的,这是《史记》所没有的。*【探究问题三】你所知道的苏轼的词还有哪些?苏轼在词方面的重要贡献是什么?(1)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水调歌头·丙辰中秋》等。(2)苏轼对词的贡献:苏轼开拓了词的题材、改革了词的形式特征、开创了豪放词风、提高了人们对词的认识和评价能力、增强了词的抒情性。3.对本课内容仍存有的疑问,由老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解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宋元的文化艺术》导学案 中华书局版-中华书局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