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皇帝的新装主备人备注栏:课型新授课备课时间序号1学习目标1.了解童话的文学常识,理解文章蕴含的思想内容。2.分角色朗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形象3、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的作用,认识生活的美与丑,做一个讲真话的人。学法指导朗读、讨论、交流一、导入新课,作者简介。安徒生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他的168篇童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他也被人们誉为“世界童话大王”。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往往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它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来写。二、检查预习,扫清文字障碍1、给下列生字注音,写汉字:更衣室分外称职滑稽陛下骇人听闻附和御聘爵士头衔勋章炫耀2、解释词语:滑稽骇人听闻精致呈报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文是以什么为线索组织材料的?2、给文章加一个副标题:一个的皇帝。3、梳理文章脉络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装---揭新装4、课文的题目是《皇帝的新装》从题目上看,你认为中心词是什么?5、皇帝的“新装”有什么特异功能?四、研读赏析1.课文怎么写皇帝爱新装的?2.第一段写皇帝爱新装的目的是什么?3.两个骗子用什么手段取得了皇帝的信任?4.皇帝派了诚实的老大臣去看织布,老大臣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不敢说真话?从课文中找出能说明这个问题的语句。5.皇帝又派了另外一位诚实的官员去看织布,这位诚实的官员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不敢说真话?从课文中找出能说明这个问题的语句。6.皇帝在随员陪同下亲自来看织布,他看到了什么?皇帝为什么也不敢说真话?从课文中找出能说明这个问题的语句。第二课时讨论下列问题1.皇帝穿衣时,明明没有穿东西,为什么要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2.大家为什么都称赞新衣?3.皇帝穿着“新装”开始游行,老百姓为什么不敢说真话?4.小孩子为什么敢于说真话?5、本文除了那个愚蠢的皇帝之外,还有两个重要的人物,那就是骗子。他们为什么用织新衣而不用别的手段来骗皇帝?6、皇帝、大臣、老百姓受骗上当原因?小孩子为什么不上当探究讨论1、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课文找出语句来分析。2、试概括皇帝、大臣及官员、小孩的性格特点。3这篇童话讽刺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4、一个小孩最后说道:“皇帝什么衣服也没穿呀!”这表现了小孩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四、拓展延伸这篇童话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课文中的皇帝、大臣、骗子的行为都极其荒唐可笑的。皇帝光着身子试穿新衣,赤身露体的在大街上游行都是极度夸张的,你认为现实中有没有这种情况?五、作业愚蠢的皇帝在游行大典完毕后回到宫里,他会怎么办呢?是处死那说真话的小孩,还是从此悔过自新,把精力放到料理朝政上去呢?请展开想像的翅膀,学习安徒生夸张讽刺的笔法,为童话故事写一个别致的续篇。(200字以上)课后记1.从治装费用、心思兴趣、换衣次数三个方面具体的夸张皇帝嗜衣成癖,不顾国计民生。2.目的是突出他的昏庸无能、荒唐可笑,也写出皇帝上当受骗的缘由。3.两个骗子,自称是织工,说能织出人间最美丽的布。这就投了皇帝爱穿着的癖好。骗子还说,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是最合皇帝心意的。因为皇帝不仅喜欢穿得漂亮,不问国家大事,而且对他的臣下也极不信任的。所以,这新装一举两得的功能,很快骗取了皇帝的信任。4.他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诚实的老大臣不敢说真话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课文语句:“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5.他什么东西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