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用嗓之我见——健嗓护嗓心得体会此次班主任网络培训,让我受益良多!!!就拿模块二:班主任用嗓护嗓保健这一模块来说,教授一系列的科学讲解,既让我们明白了发声器官的生理机能,也指出了教师自身发声的常见毛病,紧接着传授了一些发声、健嗓护嗓的好方法。确实对我们有很大帮助,很实用。“教学离不开交流,而嗓音是交流的主要工具。”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着教师用嗓的重要性。工作几年来,我最大的感触是:原本清脆好听的声音变得沙哑!而周边许多同事亦是如此,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咽炎!原本我认为就是因为小学教师“话多”造成的——毕竟管理这么小的孩子,确实要说的多啊!可是听完教授的悉心讲解,我才明白,真正的根源并不仅仅只在“话多”,还因为我们用嗓不当,发声方法不正确,不懂得保护而造成的。知道了问题的根源,了解了教师用嗓方面的常见问题,我真正开始重视了科学用嗓,懂得了健嗓护嗓:1.学会正确的发声呼吸。常见的呼吸方法有三种:胸式、腹式和胸腹式联合呼吸法。而最推崇胸腹式联合呼吸法。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的优越性是:气息深,速度快,容量大,控制力强,声音弹性好。2.练习“打哈欠”是打开喉咙最充分、最自然、最适度的方法。发声时的喉头始终处于自然、自如、颈部肌肉放松,易于发出优美声音的稳定状态。而想要打开喉咙,练习“打哈欠”就可以了。3.共鸣腔体的训练。正确的发声应该很好的发挥共鸣腔体对发声所起的作用,得到较好的共鸣声音就会在音质、音色、音量及穿透力等方面得到很大提升。讲座中,教授提到的“哈哈大笑”这种方式令我印象最深。笑的时候,放松、宽阔,不受任何外加压力,共鸣腔体才能起很好的共振。所以在讲话的时候要带着笑的感觉,带着打哈欠的感觉。这次的班主任网络培训,让我意识到了健嗓护嗓、科学用嗓的重要性,使我深受启发。在今后的日常生活及教学中,我会时刻提醒自己科学用嗓,让自己有一副好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