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一节: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相应的答案。第二节:走进科学实验室1、常见的危险警告标志:2、胶头滴管(简称滴管)(1)作用:取用少量溶液。(2)使用注意事项:①竖直:有利于将液体直接滴入受滴容器。②悬空: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以免滴管沾上其他试剂(液体)。③缓慢:以免滴加过多。④使用时胶头在上,管口在下:防止液体进入胶头而使胶头受腐蚀。⑤用过后应立即洗涤干净,未经清洗的滴管严禁吸取别的试剂。3、酒精灯(1)作用:常用于加热(2)使用注意事项:①用火柴点燃,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②添加酒精时,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酒精不少于l/4。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③加热时用外焰,外焰的温度最高。(从外到里,火焰分外焰、内焰与焰心)④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⑤不用时要用灯帽盖着,防止酒精蒸发,用时就不易点燃。⑥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布扑盖。4、放大镜适当远离物体,能获得大而清晰的图像。第四节:科学测量1、什么叫测量:测量是将一个待测的量和公认的标准相比较的过程。2、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米(m)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米=100厘米=1000毫米1千米=1000米1米=106微米=109纳米3、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4、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认:测量范围(量程)和最小刻度值(一小格)(2)放: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一般0刻度对准物体一端,或自已规定起点。(3)读:视线要与刻度尺垂直。(4)记:测量结果包括准确值、估计值与单位。5、体积的测量(1)、体积的概念:物体所占有空间的大小。(2)、体积的单位:国际单位:立方米(米3)常用单位:(固体)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cm3)、立方毫米(mm3),(液体)升(L)、毫升(ml)1立方米=1000升1毫升=1立方厘米1升=1分米3(3)、体积的测量工具:①规则的物体:刻度尺测量长、宽、高,用公式求体积。②不规则物体和液体:用量筒和量杯测量体积。(4)、量筒和量杯使用方法:①首先看清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②测量前,量筒必须放在水平桌面上,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中央最低处保持相平,俯视读数会偏大,仰视偏小。④量杯的刻度不均匀,上密下疏。6、温度的测量(1)温度的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2)、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3)、测量温度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4)、温度的单位:摄氏度,用℃表示(5)、温度的有关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水沸腾时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代表1℃。(6)、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①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量程)。②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能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③一般不能将温度计离开被测物体(体温计除外),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④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7、体温计:(1)体温计玻璃泡容积大,而水银柱很细,当温度有微小变化时细管内的水银柱高度就发生显著的变化,使读数会更加准确。(2)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在35℃—42℃之间,最小刻度为0.1℃。(⒊)内部有一段特别细的弯曲处,水银柱只会上升不会自动降,所以体温计能离开人体后还能表示人体的温度(4)使用前要消毒,还要将水银柱甩到35℃以下。(5)玻璃外壳呈三棱形,有利用放大水银柱,方便读数。第五节、科学探究探究主要过程:1、提出问题2、建立假设3、设计验证方案4、收集事实证据5、得出结论6、交流第二章第一节:生物和非生物1、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①生物都有新陈代谢的现象(生物最基本的特征)②生物具有严整的结构③生物都能生长发育④生物都能繁殖后代⑤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⑥生物都有应激性(对刺激作出反应)⑦生物都能适应环境并能影响环境说明:一般生物都具有上述特征,而非生物可能具有上述的一条或几条,不可能全部具有。周围的物体是否属生物就看它是否具有以上特征。2、观察蜗牛:蜗牛的结构:蜗牛有壳、触角(二对)、眼、口、足等结构。蜗牛的足会分泌粘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