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冬阳·童年·骆驼队》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为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写的序言。课题“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全文的文眼,“冬阳”为文章创设了一种感伤与温暖交织的情绪基调,“童年”揭示了本文的内容主旨,而“骆驼队”则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三个词语的结合,勾画出一幅记忆深处的童年印象,营造出了一种深沉广阔的意象空间和情感空间。全文语言平实质朴,通过怀想童年趣事,使我们在感受到童心、童真、童趣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那份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深情。(二)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9个认识的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喜爱,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4、背诵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小说《城南旧事》。(三)教学重、难点能从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二、说教法学法教学中,采用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情境促读,读中悟情,体验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三、说教学程序:环节一:以歌曲导入,激发学生的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的开始,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童年》,让学生在歌声中回顾自己的童年。(你的童年有哪些有趣的故事?)接着,引出《城南旧事》,解读作者。(让学生对作者的生平有初步的了解)最后,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冬阳·童年·骆驼队》,这篇文章是《城南旧事》的序言。)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到课题,你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表达力)〔利用歌曲引发学生对童年的怀念,让学生有话可说。在学生们情绪高涨的同时,引出作者及课题,这样容易引起学生对作者童年往事的好奇,学生的阅读兴趣自然而然就会被激发。〕环节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1、多媒体播放文章插图,学生街和图画,自由朗读课文,边渡边感受,同时思考:作者回忆了童年的那些事?2、解读四幅画面。作者为什么能把这些画面描写的如此逼真?3、精读画面⑴、默读第四段,画出给你印象深刻的句子。①、小组合作,讨论交流。②、汇报:“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了起来。”这句是描写骆驼进食时的神情、动作的句子,作者将骆驼描写得非常生动、具体,又把五岁时呆的可爱、傻的天真的林海音描写的淋漓尽致。正是因为作者看得仔细、认真,所以才可以写出如此逼真的语言。这样的语言,《城南旧事》里还有许多。多媒体出示“鱼缸里的鱼”“下雨前的几幅画面的描写”。借机给学生讲述写作方法:要写好一个画面,必须做到——观察要认真、仔细,抓住一个细节描写要用词准确。抓住这两点,就可描述出一个细致入微的画面。⑵、出示自学方法:①反复读,品味;②画词句写感受③有感情的朗读选出一个你喜欢的画面,运用用上述学习方法,自学。这一环节,教师教方法,学生自学。这给学生提供了锻炼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有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环节三:升华感情四幅画面中有一个共同之处:骆驼队。作者想通过骆驼表达什么?默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正是因为对童年的怀念,对北京的思念,作者才将这些情感倾注于笔尖,写下了《城南旧事》。让我们带着淡淡的忧伤、怀念、留恋,走进童年的诗歌。(多媒体出示诗歌)板书设计:冬阳·童年·骆驼队看骆驼咀嚼谈驼铃(怀念童年)剪驼毛问去处四、说教学反思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我紧紧抓住冬阳、童年、骆驼队这三个词语展开教学。一方面让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重点掌握作者回忆童年的几件事,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懂得珍惜童年、珍惜时光;另一方面为了让学生走进这些童年的回忆,我让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此外,我还提供充足的阅读时间,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片段,充分品读、圈划、想象、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