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第2课时教学要求:1、能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唤起想象,感受诗歌所描绘的丰收喜景,能体会到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与热爱之情。背诵课文。2、感受诗句的语言特色,能用自己的语言去再现自己喜爱的形象。教学过程:一、谈话,情境导入:1、同学们,现在是早春二月,正是播种希望的季节,而秋天更多的是成熟、是收获。这节课,我们跟着诗人走近秋天。你们瞧——出示几幅秋景图,《秋日的私语》响起,推出课题——《秋天》美美地读好课题:《秋天》。2、师:走在秋天,秋天的太阳——(生:更红更娇);走在秋天,秋天的空气(生:更甜更香)3、其实季节的轮回常常是在不知不觉中的。人们最初是从透着丝丝凉意的风中感受秋的到来。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读读第2小节,你觉得这是怎样的秋风?二、学习第2小节,感受秋风的活泼淘气。1、出示“秋风”的诗句,生自由朗读。2、交流:你觉得这是怎样的秋风呢?说得好!你认为哪些词写出了秋风的顽皮?预设:打滚奔跑抓涂掉师小结:这些都是人的动作啊!在诗人眼里,这哪是秋风,分明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嘛!3、出示:打滚奔跑谁来读好这两个词,让我们能听出调皮的样子(打滚,再快一点,加上动作就更有调皮味了。奔跑,再用点劲,好!我好像听到秋风呼哧呼哧的喘气声了)出示:秋风在田野里打滚,秋风在小路上奔跑;来!你会读了吗?(指名读,嗯,这秋风有点温柔;好!真带劲儿!)再出示:秋风抓一把桂子的香气,把夏天的脚印儿轻轻涂掉……这句话怎么读?你可以一边读一边做做动作,感觉肯定不同。(学生在底下练习,师走入,做指导)指名读,(师示范做动作,利索点,所以读得快一些;读下去——“轻轻涂掉”,——慢一些,轻一些,再请一名同学来读——嗯,炎热消退了,空气中弥漫着香甜的桂子)4、谁来把这节连起来读?(多可爱的秋风)我们一起来读好这顽皮的秋风。5、过渡:秋风给世间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呢?三、学习第3——6小节,感受秋天的丰饶与迷人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3小节,出示相关内容并思考: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2、生交流:3、多么美丽的田野啊!一句诗就是一幅画。请大家再认真读,声情并茂地读,让文字变成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学生再次读书。4、好!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听听同学们有没有读出画面?①(出示第一行)先来欣赏第一行,谁来展示?(请1——2名学生读)1预设:(大家听出稻穗儿成熟的样子了吗?——没感觉。没关系,老师就给同学们找了一幅——看!这就是成熟的稻穗儿!——怎么样?(金灿灿的)多美!——哪个词要亮起来?对了!再亮一点!(红显:熟,)生读。——可是蝉声儿太响了——再指一生读——啊!他读得真美!我们一起来读。②相信你们也能读好这句。(出示第二行)我好像没看到低头弯腰的样子。(如果读得好,就问大家,他把哪个词读好了?——(红显)看,这就是成熟的向日葵(出示画面),(你想说什么?)(回到文字,红显“低头弯腰”)来读好这个词(一生读),这不是害羞,(再指一生)嗯,你读到向日葵的心里去了。好!再把这个词放到句子里(指名读)太棒了,读出了那份丰收的喜悦。一起读!③出示第三行。谁喜欢读这幅画面?(野菊花不仅颜色美还要有香味呢!看来有点难度——要读好这一句,老师有个法宝,想学吗?看——师示范,并夸张地深吸一口气)发现什么秘密了吗?(生答,并演示)来,学这这位同学的样子一起来闻一闻花香。(生齐读)真好!我们仿佛置身在充满花香的羊肠小路了。④(出示第4行),谁愿意来展示这幅画面?(师动作演示,再壮一点,)指名读,齐读,这就是六畜兴旺啊!⑤刚才我们是一行一行读,哪个同学愿意挑战自我,把整小节连起来读?(嗯,野菊花他读德特别有味道,如果把“低头弯腰”再读慢一点,向日葵这幅画就更美了)再指名读。(真美啊!掌声)⑥齐读。⑦让我们把这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永远记下来吧,试着把它背下来。练习,指名背。(大家读得很投入!谁来?掌声)4、田野是那么美丽,果园呢?①出示第4小节内容,自己去读读,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果园?②指名答(丰收的,热闹的,喜气洋洋的,果实累累的)③同学们说得都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