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活动“好玩的瓶宝宝”目标:1、按物体的属性、大小、形状、颜色等对物体进行求同和分类,并一一感知对应的关系。2、提供数量充足的体育器械,让幼儿充分操作,自由享受运动的快乐。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准备:各种大小不一的瓶子16个(瓶身上贴好各种形状的眼睛和嘴巴)。三种颜色的纸棍棒16根。1-4的数字卡片4张。《舞儿跳起来》音乐磁带、录音机。过程:一、幼儿入场,教师:“找一个瓶宝宝玩一玩”。幼儿自由玩后,提问:“瓶宝宝有什么变化?”,让幼儿互相观察彼此手中的瓶宝宝肚子里的颜色。(教师事先把瓶盖内涂上颜料,放好水放在桌面上)二、游戏1、“我说你做”——(1)把变了颜色的瓶子举起来。(分辨颜色)(2)把大小瓶子分别举起来。(区分大小)2、“纸棍滚瓶”——(1)每人拿一根与瓶宝宝一样颜色的纸棍(颜色配对游戏)(2)幼儿拿纸棍玩滚瓶,教师引导幼儿用各种玩法玩瓶子。请个别幼儿表演自己的玩法,再让其他幼儿跟着试试这种方法。教师小结:“有的幼儿滚好不好,为什么?”3、听音找卡片(教师准备好1-4的数字卡片,随机贴在教室内的四个角落上。)让幼儿听铃鼓声,辨别有几声,再用纸棒把瓶宝宝往正确的数字卡片的方向滚。4、分类送瓶宝宝回家(用塑料玩具搭成4个家,让幼儿按瓶宝宝的眼睛和嘴巴的形状分类回家。)三、跟音乐跳舞结束。《舞儿跳起来》(教师准备好四种数量的猫卡片,随机贴在教室内的四个角落上。)教师学猫叫,幼儿辨别有几声,再用纸棒把瓶宝宝往正确数量的猫卡片的方向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