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情感教育在一日生活中的渗透扬中市联合中心幼儿园王春红【内容摘要】情感作为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方面,是伴随着认识过程产生,并影响着认识活动,因此情感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幼儿情感教育需要渗透在日常生活中,我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幼儿的情感:宽松和谐的情感环境、潜移默化的情感教育、丰富多彩的感受和体验情境、教师富有智慧的呵护和快乐情感的滋润、家园共育的一致。【关键词】情感教育一日生活潜移默化体验【正文】幼儿期是情感培养的重要时期,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知识经验贫乏,思维具体形象,情感的感染作用大,可塑性较强。如果我们能利用幼儿的这些特点,不失时机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情感培养,就会使幼儿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指南》指出:幼儿情感态度类目标实现的基本途径是“体验”,确如《纲要》所指出的那样,“情感往往融合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将是一个长期有效的过程。一、在宽松和谐的情感氛围中互动要创设宽松和谐的情感环境,需要教师的教育经验与教育策略。而经验不仅源于教师的教育经历,更源于教师对孩子的细致观察,源于教师对孩子的爱心、用心。教师只有时刻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才能读懂孩子,进而尊重、理解孩子,为孩子创设宽松和谐、温暖的环境,产生良好的师幼互动,让孩子适应并喜爱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教育具有使生命获得快乐成长的责任。如果幼儿在园不想、不能,甚至不敢与教师自由、愉快的交往,任何教育的都是枉费心机的。为了营造良好的师生氛围,我们可以定位三个角色:妈妈—老师—知心朋友。生活中,做孩子们的妈妈,用心照顾他们,当孩子身体不适时,我会无微不至的照顾他,抚慰他;学习时,做孩子们的老师,努力引导他们,当孩子遇到困难感到焦急不安时,我会主动地走过去弯下腰或蹲下,轻轻拉住孩子的手,用亲切的话语、和蔼的眼神与之交流、宽慰、缓解他不安的情绪,然后,共同想办法来解决问题;闲暇时,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与他们倾心交谈。当孩子伤心时,我会静静的坐在他身边,倾听他们的心声。建立了平等友善的师生关系,使我体验到了愉快、默契的情感,也使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得到了甘雨般的润泽,让孩子的身心得到情感的支持。二、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渗透情感教育幼儿园有目的的活动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只有结合这些特点认真地设计并组织活动,才能将情感有机地渗透其中,但要避免手段和方式方法上的牵强附会。例如:过去在组织讲故事的活动时,经常在故事结束部分提问孩子们类似的问题:“我们要向故事中的谁学习?学习他什么呢?”并1引导幼儿说出:“学习他关心别人,互相帮助”等等,这些类似的活动,都没有跳出说教的圈子。孩子们虽然当时能对答如流,但在生活交往中是否能真正体现,就不一定了,因为孩子们并没有把知识的获得深化为思想感情。因此,在活动过程中,要自然地协调地渗透情感教育。例如:在“认识春天”的教育活动时,多半限于让幼儿掌握春天的气候特征和动植物的变化,使幼儿感觉衣服的增减等,这样孩子们所获得的只是知识。在更新教育观念后,在组织教育活动时,除了知识的传授外,还注意了情感教育,如春天到了,带小朋友到户外春游,观察春天的景象以及池塘里的蝌蚪的变化,并根据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启发幼儿:“小朋友,春天到了,池塘里的蝌蚪也出生了,它们的妈妈是谁呀?为什么它们长得跟妈妈不一样呢?”孩子们通过思考和讨论,知道春天里蝌蚪的生长变化过程,接着,我又用拟人的手法问:“小蝌蚪找不到妈妈,会怎么样?”孩子们发挥了想象力,有的说:“小蝌蚪伤心地哭了,”有的说:“没有妈妈照顾,小蝌蚪会生病的。”这时,我便说:“让我们帮帮小蝌蚪的忙吧!”孩子们的情绪明显高涨,有的说:我们帮它找妈妈;有的说:我把它带回家照顾它;有的说:我们要爱护它,让它感受到我们的爱。孩子们说了很多各种各样充满爱心的想法。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孩子们既领略了知识世界的内容,又进入了情感世界,不知不觉地获得了关心他人和同情、帮助弱小者的品质的熏陶。三、在学习中感受体验情感教育节日是幼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