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桥初中古诗赏析总复习专题一、田园山水诗(一)田园诗诗歌史上,把田园诗和山水诗是分开的。用诗歌吟咏田园风光描写农村生活的乐趣大约始于东晋的陶渊明。代表作是《归园田居》、《饮酒》等,到了唐代,田园诗不但描写出如画一般的朴素优美的田园景象,而且写出了诗意般的农家生活。如孟浩然《过故人庄》、司空曙《江村即事》、王建《雨过山村》等都描绘了农村美丽的风光和淳朴的人情,辞章流露出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宋代,不仅吟咏田园风光的诗词多了,内容也有了拓展。作品或描写农村风光,或描绘山村、水乡的风俗画,或写农村生活,农民劳动和各式各样的人物,它们不仅表现农村恬淡寂寥的闲适情趣,而且通过农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的描写,着意表现充满生机的自然及纯朴而富有活力的劳动者。如辛弃疾《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陆游《游山西村》等。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田园诗如同它的名字一样,语言清新质朴,不事雕琢,常常选择典型事物进行叙述描写,形象真切近人,生活意味极浓。(二)山水诗山水诗从曹操的《观沧海》始,经南朝谢灵运、谢眺的进一步创造到唐代已臻成熟,成为蔚为大观的诗歌流派。出现一批胸襟旷达,气象宏伟,意境阔大的讴歌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杜甫的《望岳》《登岳阳楼》、王维的《终南山》、孟浩然的《望洞庭湖呈张丞相》等,更有大量的诗歌着意描写山水绮丽迷人的风光,山林的幽静花鸟怡人的自然秀美,如王维《山居秋暝》、杜甫《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杜牧的《山行》《江南春》等。山水诗都表达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古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什么样的景(包含读者的感受),即反映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怀。大凡用明丽的诗句写出壮美的诗篇,多表现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民族自豪感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如《望岳》;用清丽的词句,描写秀丽迷人风光的山水诗,大多表现作者热爱生活,积极用向上精神或恬淡快乐的生活情怀。如于良史《春山夜月》、刘方平《月夜》;如果诗歌刻意描绘的是静谧、幽深的景物,一般多则反映诗人寄情山水,陶醉于自然,厌恶世俗,超然尘外的情趣,或表现对隐逸生活的崇尚和追求,或表现作者清高、孤傲的心志。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李白的《山中问答》、柳宗元的《江雪》。以上所述只是一般情况,鉴赏诗歌,一方面要揣摩诗句,体会诗中景物特征,另一方面要尽可能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和生活经历进行具体分析,仔细把握,千万不可“按图索骥”。(一)暮过山村贾岛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1)诗的首联重在表现什么?请简要说明。不得超过50个字。重在描绘山村的宁静。前句从听觉上用数里外就听到水声以响衬静句从视觉上直写人烟稀少的静。(2)“边烽不过秦”上什么意思?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答案不得超过35个字。表明山村没有遭受战火,表达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3)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不超过60个字。写出了由惧转喜的心境变化,“亲”字更表现出内心亲近温暖的感受。此联与首联、颈联相配合,描绘出一幅和平安宁的山村图景。(二)骤雨【宋】华岳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1)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来时的迅猛态势;吼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2)请结合全诗,赏析“雨势骤晴山又绿”一句。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暗扣诗题;山又绿写出了下雨前后景色变化,隐含牧童因雨停而轻松的心情;(3)有人说,本诗第五、六句可以放在开头,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不好,开篇写骤雨至,先声夺人,和结尾雨的骤然停止形成呼应,体现出作者谋篇布局的艺术匠心。如果把第五六句放在开头,牧童就成了描写的重心,冲淡了艺术效果。好。先写牧童悠然自得的情状,衬托出骤雨初至的紧张场面,给读者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