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12课《湖心亭看雪》课程教学设计1/529《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3.体会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4.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目标:1.诵读课文疏通文意,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2.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本文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但又流露出消极避世的情绪,应引导学生批判地对待,历史地分析。教学重点:深入理解本文的写景特点和闲情雅趣。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课型:赏读课教学方法:读读,说说,议议。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走近西湖同学们,杭州西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人间天堂”,自古以来就有无数文人墨客为它留下了不少传世佳作。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只有孤寂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12课《湖心亭看雪》课程教学设计2/5落寞,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随张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赏析写法并体会作者情感。(交代目标重点)出示湖心亭介绍。二、教学过程引导小组交流展示:1、本文写了些什么?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张岱,半夜到湖心亭看雪。他是个“痴人”。)2、你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作者是个“痴人”?(学生讨论并明确课文所写“痴人”的“痴行,痴景,痴情”。)痴行:大雪独行师引导学生体会时间,大雪、独自一人、寒冷。另外点明时间地点处是背景。突出作者的遗世独立不随流俗。痴景(奇景)(白描):上下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学生展示过程中明明确词义师引导写作:本文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简练自然,不事雕琢。与其他写雪景的句子对比补: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为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黑线在白底上勾勒物像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文中的白描能够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颇有韵味。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数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3、白描的例子:(抽象、概括)A、《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学生写作:用白描手法勾勒欢快与忧伤的气氛师举例:阳光沙滩还有那仙人掌蓝天白云成群的牛羊凄风苦雨残垣断壁痴人(雅趣):知己之乐醉情自然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12课《湖心亭看雪》课程教学设计3/5引导学生体会叙事、描写中抒情:金陵人的喜我的喜与忧伤转而释然。侧面描写:用舟子的话评价3、作者“痴迷”的是什么?(“痴人”就是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醉情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小结:《红楼梦》中有诗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却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作者用“痴笔”叙“痴事”,绘“痴景”,抒“痴情”,融叙述、描写、抒情于一炉,借以表达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与众不同的闲情雅趣。这也是《陶庵梦忆》梦文化的精髓所在。古代还有很多这样的文人,你还知道谁?三、比较阅读: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1、赏析《湖心亭看雪》和《江雪》写作手法上的不同?(在描写手法上,《湖》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2、二文表达感情上的不同?(在表达的情感上,《湖》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总结:人生中不如意的时候很多,面对这些有些人选择的是放弃与逃避,而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人生当中无论我们面对顺境与逆境,我们都要保持昂扬乐观的心态,积极的面对生活的挑战。板书:山水之乐独行湖心亭看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12课《湖心亭看雪》课程教学设计4/5痴奇景迷痴人遗世独立故国之思白描:抽象、概括渲染:形象,具体有感于西湖的诗1、【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贸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