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藻类形体特征及图谱一、基本介绍藻类是原生生物界一类真核生物(有些也为原核生物,如蓝藻门的藻类)。主要水生,无维管束,能进行光合作用。体型大小各异,小至长1微米的单细胞的鞭毛藻,大至长达60公尺的大型褐藻。一些权威专家继续将藻类归入植物或植物样生物,但藻类并没有真正的根、茎、叶,也没有维管束。这点与苔藓植物相同。在中国现代的植物学中,仍然将一些水生高等植物的名称中贯以“藻”字(如金鱼藻、黑藻、茨藻、狐尾藻等),也可能来源于此。与此相反,人们往往将一些水中或潮湿的地面和墙壁上个体较小,粘滑的绿色植物统称为青苔,实际上这也不是现在所说的苔类,而主要是藻类。藻类植物并不是一个纯一的类群,各分类系统对它的分门也不尽一致,一般分为蓝藻门、眼虫藻门、金藻门、甲藻门、绿藻门、褐藻门、红藻门等。二、常见藻类介绍及图谱2.1蓝藻门蓝藻门是一门藻类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放氧的原核生物。也有人把蓝藻划为生物的一界蓝菌界。单细胞个体或群体,或为细胞成串排列组成藻丝(细胞列)的丝状体,不分枝、假分枝或真分枝。具核质,无核膜;色质区主要由类囊体及其有关结构,藻胆体和糖原颗粒等所组成,具叶绿素a、藻胆素、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等光合色素,但无叶绿体膜,不形成叶绿体;具细胞壁。已知蓝藻约2000种,中国已有记录的约900种。蓝藻有极大的适应性,分布很广。(1)微囊藻微囊藻是淡水中常见的一个蓝菌的属,其中包含会造成有害藻华的铜绿微囊藻,其毒素会导致肝脏、胆囊病变。微囊藻的特征是小型的细胞且没有鞘的包覆。细胞常聚集成大至肉眼可见的群落,本为圆形,但随细胞数增多会逐渐出现孔洞并变不规则。其原生质体的颜色为浅蓝绿色,但充满气体的囊泡常会呈暗色,这是在光学显微镜下用来鉴别微囊藻的特征之一。2)色球藻色球藻藻体多数为2、4、6或更多一些细胞组成的群体,少数为单细胞。单细胞时细胞球形,群体中的细胞为半球形或四分之一圆形。细胞均具明显胶被,群体者既具群体胶被,其内的细胞也各具胶被,有的种类胶被还明显分层。细胞仅具原核。细胞蓝绿色、淡蓝绿色或灰色或黄色等。色球藻为淡水常见种类,常见于有机质丰富的水体或潮湿的土壤和花盆壁上。3)螺旋藻螺旋藻,亦称“节旋藻”,是一类低等生物,原核生物,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的丝状体,体长200500pm宽510pm圆柱形,呈疏松或紧密的有规则的螺旋旋形弯曲,形如钟表发条,故而得名。胶质鞘无或只有极薄的鞘,并有规则螺旋状,以形成藻殖段繁殖。无异形胞和后壁孢子。约38种,多数生长在碱性盐湖。目前国内外均有大规模人工培育,主要为钝顶螺旋藻、极大螺旋藻和印度螺旋藻三种。可食用,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达60%70%在自然水域,其大量繁殖会形成水华。颤藻属于颤藻科,最原始的绿色植物之一,是丝状的蓝线菌,属于原核生物。表面有黏液鞘,在显微镜底下可以看见细薄的丝状构造,藻体内分泌的胶状物质把丝质在水作媒体的作用下推动,在水面作有韵律的颤动,故名颤藻。是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蓝藻菌,其生命力极强。颤藻生长不受季节变化的影响,一年四季都可以采到。颤藻细胞直径比细菌大,甚至可以达到70pm。念珠藻目,蓝藻门的1目。藻体为多细胞的丝状体,单一或多数藻丝在公共的胶质被中。藻丝单列,细胞为球形、椭圆形、圆柱形、腰鼓形等。本目蓝藻有的可作食用,如发菜、葛仙米、螺旋藻等;有许多能固氮,可作为生物肥源,如鱼腥藻,单歧藻等。有一些种类是引起水体水华的主要种类,有重要的生态意义。(4)颤藻(5)念珠藻绿藻门是绿藻中的一门,包含有约8000个物种,大部份都是水生光合真核生物。和陆生植物一样,绿藻也含有叶绿素a和b,且将能源转化为淀粉存在其色素体内。此门包含单细胞和多细胞的物种。大部份物种生活在淡水里,其他许多物种则居住在海水中,另外还有一些物种适应了许多的环境,如雪藻居住在夏天的高山雪原中。其他还有依附在岩石或树木上头的。一些地衣和真菌与绿藻有共生关系,绿藻门中的藻类也会和原生动物、海绵及刺胞动物等形成共生关系。有些会有鞭毛而利于移动,有些会行同配生殖或异配生殖等有性生殖。(1)小球藻小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