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期中考试1、污水的性质(1)物理性质:温度、色度、嗅和味、固体物质;(2)化学性质:有机物(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总有机碳(TOC)和总需氧量(TOD)、油类污染物、酚类污染物、),无机性指标(植物营养元素、pH和碱度、重金属、含氮化合物、含磷化合物);(3)生物性质: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病毒。2、污水污染程度高的通过什么量判别(重点: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在规定条件下微生物氧化分解污水或受污染的天然水样中有机物所需要的氧量(20℃,5d)。化学需氧量:用化学方法氧化分解废水水样中有机物过程中所消耗的氧化剂量折合成氧量(O2)(mg/L)。3、污水生物处理技术(1)好氧生物处理是在有游离氧(分子氧)存在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使其稳定、无害化的处理方法。(2)厌氧生物处理是在没有游离氧存在的条件下,兼性细菌与厌氧细菌降解和稳定有机物的生物处理方法。在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被降解、转化为简单的化合物,同时释放能量。4、活性污泥法:向废水中连续通入空气,经一定时间后因好氧性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污泥状絮凝物。其上栖息着以菌胶团为主的微生物群,具有很强的吸附与氧化有机物的能力。5、氧化沟:是一种首尾相连的循环流曝气沟渠,又称循环曝气池。6、怎样反应活性污泥法污泥的状态(用SVI体现)SVI=沉淀污泥的体积(mL/L)/MLSS(g/L);SVI值为100~150时,污泥沉降性能良好;SVI值>200时,污泥沉降性能差;SVI值过低,污泥活性差。7、污泥泥龄:处理系统(曝气池)中微生物的平均停留时间;或者是曝气池的活性污泥全部更新一次所需要的时间。8、悬浮颗粒物在水中沉淀类型(1)自由沉淀:悬浮颗粒浓度不高;沉淀过程中悬浮固体之间互不干扰,颗粒各自单独进行沉淀,颗粒沉淀轨迹呈直线。沉淀过程中,颗粒的物理性质不变。发生在沉砂池中。(2)絮凝沉淀:悬浮颗粒浓度不高;沉淀过程中悬浮颗粒之间有互相絮凝作用,颗粒因相互聚集增大而加快沉降,沉淀轨迹呈曲线。沉淀过程中,颗粒的质量、形状、沉速是变化的。化学絮凝沉淀属于这种类型。(3)区域沉淀或成层沉淀:悬浮颗粒浓度较高(5000mg/L以上);颗粒的沉降受到周围其他颗粒的影响,颗粒间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形成一个整体共同下沉,与澄清水之间有清晰的泥水界面。二次沉淀池与污泥浓缩池中发生。(4)压缩沉淀:悬浮颗粒浓度很高;颗粒相互之间已挤压成团状结构,互相接触,互相支撑,下层颗粒间的水在上层颗粒的重力作用下被挤出,使污泥得到浓缩。二沉池污泥斗中及浓缩池中污泥的浓缩过程存在压缩沉淀。9、沉淀池类型(1)按使用功能分:初次沉淀池(生物处理法中的预处理,去除约30%的BOD5,55%的悬浮物)、二次沉淀池(生物处理构筑物后,是生物处理工艺的组成部分);(1)按水流方向分:平流式(池型:长方形、一端进水,另一端出水贮泥斗在池进口)、竖流式(池内水流由下向上)、辐流式(池内水流向四周辐流)池型:多为圆形,有方形或多角形池中央进水,池四周出水贮泥斗在池中央;斜流式:...10、B/C比:污水中有机物的组成相对稳定,BOD/COD有一定关系;重铬酸钾化学需氧量与第一阶段生化需氧量之比,可以粗略的表示有机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的可能程度。11、微生物增长的几个阶段(1)停滞期:如果活性污泥被接种到与原来生长条件不同的废水中(营养类型发生变化,污泥培养驯化阶段),或污水处理厂因故中断运行后再运行,则可能出现停滞期。这种情况下,污泥需经过若干时间的停滞后才能适应新的废水,或从衰老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是否存在或停滞期的长短,与接种活性污泥的数量、废水性质、生长条件等因素有关。(2)对数期:当废水中有机物浓度高,且培养条件适宜,则活性污泥可能处在对数生长期。处于对数生长期的污泥絮凝性较差,呈分散状态,镜检能看到较多的游离细菌,混合液沉淀后其上层液混浊,含有机物浓度较高,活性强沉淀不易,用滤纸过滤,滤速很慢。(3)静止期(平衡期):当污水中有机物浓度较低,污泥浓度较高时,污泥则有可能处于静止期,处于静止期的活性污泥絮凝性好,混合液沉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