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石的选择原始的石灰生产工艺是将石灰石与燃料(木材)分层铺放,引火煅烧一周后基本可得到成品。现代则采用机械化、半机械化立窑以及回转窑、沸腾炉等设备进行生产。煅烧时间也相应地缩短,用回转窑生产石灰仅需2~4小时,比用立窑生产可提高生产效率5倍以上。近年来,又出现了横流式、双斜坡式及烧油环行立窑和带预热器的短回转窑等节能效果显著的工艺和设备,燃料也扩大为煤、焦炭、重油或液化气等。石灰石的选择石灰石含钙高的密度大,不好烧,但煅烧后的石灰灰质好,反之含钙低的石灰石密度小,好烧,但煅烧后的灰质差。石灰石含钙量及其他物质含量利用化学分析测试、磨损实验及煅烧实验等得到准确结果后,经慎重判断选择使用。优质石灰石一般CaO含量在52%以上,MgO含量在3%以内,SiO2在1%以内。二、燃料石灰石煅烧燃料有很多种。其中有固体的,液体的,气体的等等。固体状燃料主要是煤及其加工品。煤是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它的种类繁多。石灰石煅烧用煤选用发热量高含S低的为最佳。但使用煤作燃料成本高污染大。液体燃料为石油及其加工品。大多通过喷雾装置雾化,扩散燃烧。但也因生产成本过高污染大一般不使用。气体燃料有很多种,如:炼焦制的煤气,发生炉制的煤气,天然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等。气体燃料有利于提高热效、节约能源。气体燃料与燃煤相比可提高热效2倍,较燃油提高1倍;而且气体燃料有利于保护大气环境减少NOΧ和SO2排放量。所以建议选择气体作为煅烧石灰石的燃料。原料及生产凡是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天然岩石,如石灰岩、白垩、白云质石灰岩等,都可用来生产石灰。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岩石,在适当温度下煅烧,排除分解出的二氧化碳后,所得的以氧化钙(CaO)为主要成分的产品即为石灰,又称生石灰。在实际生产中,为加快分解,煅烧温度常提高到1000~1100℃。由于石灰石原料的尺寸大或煅烧时窑中温度分布不匀等原因,石灰中常含有欠火石灰和过火石灰。欠火石灰中的碳酸钙未完全分解,使用时缺乏粘结力。过火石灰结构密实,表面常包覆一层熔融物,熟化很慢。由于生产原料中常含有碳酸镁(MgCO3),因此生石灰中还含有次要成分氧化镁(MgO),根据氧化镁含量的多少,生石灰分为钙质石灰(MgO≤5%)和镁质石灰(MgO>5%)。生石灰呈白色或灰色块状,为便于使用,块状生石灰常需加工成生石灰粉、消石灰粉或石灰膏。生石灰粉是由块状生石灰磨细而得到的细粉,其主要成分是CaO;消石灰粉是块状生石灰用适量水熟化而得到的粉末,又称熟石灰,其主要成分是Ca(OH)2;石灰膏是块状生石灰用较多的水(约为生石灰体积的3-4倍)熟化而得到的膏状物.也称石灰浆。其主要成分也是Ca(OH)2。3.3.1石灰石的煅烧一、煅烧石灰的基本原理和热工工艺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而石灰成分主要是氧化钙。烧制石灰的基本原理就是借助高温,把石灰石中碳酸钙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的生石灰。它的反应式为CaCO2=CaO+CO2—42.5kcal它的工艺过程为,石灰石和燃料装入石灰窑预热后到850度开始分解,到1200度完成煅烧,再经冷却后,卸出窑外。即完成生石灰产品的生产。不同的窑形有不同的预热、煅烧、冷却和卸灰方式。但有几点工艺原则是相同的即:原料质量高,石灰质量好;燃料热值高,数量消耗少;石灰石粒度和煅烧时间成正比;生石灰活性度和煅烧时间,煅烧温度成反比。生石灰的质量标准二、石灰质量的标准石灰质量的一般标准是:氧化钙含量,生、过烧率、活性度、有害成分含量等,但更重的是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用途又有不同的标准。一般标准生石灰,氧化钙含量要达到97%以上,生过烧率小于10%,活性钙要300以上。三、石灰窑的基本结构和主要附属设备石灰窑主要由窑体、上料装置、布料装置、燃烧装置、卸灰装置、电器、仪表控制装置、除尘装置等组成。不同形式的石灰窑,它的结构形式和煅烧形式有所区别,工艺流程基本相同,四、立窑煅烧石灰石时区段的划分用无烟煤在立窑中煅烧石灰石时,窑内物料和气体的温度是窑上部和窑下部低,窑中部高。根据窑内物料和气体所经历的物理、化学过程的不同,可以沿窑的高度自上而下,将窑分为3个区:预热区、煅烧区和冷却区。1.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