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金属块m用压缩的轻弹簧卡在一个矩形的箱中,如图所示。在箱的上顶板和下底板装有压力传感器,箱可以沿竖直轨道运动。当箱以a=2.0m/s2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时,上顶板的压力传感器显示的压力为6.0N,下底板的压力传感器显示的压力为10.0N。(g取10m/s2)(1)若上顶板压力传感器的示数是下底板压力传感器示数的一半,试判断箱的运动情况。(2)要使上顶板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零,箱沿竖直方向运动的情况可能是怎样的?题型:计算题难度:偏难来源:同步题答案解:(1)当a=2m/s2,方向竖直向下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上+mg-F下=ma解得:m=0.5kg当上顶板压力传感器的示数是下底板压力传感器示数的一半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上'+mg-F下=ma',得a'=0所以升降机应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2)若F上=0,则F下≥10N,设升降机的加速度为a1,则:F下-mg=ma1故升降机做向上的匀加速或向下的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10m/s22008•山东)直升机悬停在空中向地面投放装有救灾物资的箱子,如图所示.设投放初速度为零,箱子所受的空气阻力与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运动过程中箱子始终保持图示姿态.在箱子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箱内物体对箱子底部始终没有压力B.箱子刚从飞机上投下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最大C.箱子接近地面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比刚投下时大D.若下落距离足够长,箱内物体有可能不受底部支持力而“飘起来”考点: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分析:根据箱子的受力的情况可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而由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判断物体和箱子之间的作用力的大小.解答:解:A、由于箱子在下降的过程中受到空气的阻力,加速度的大小要小于重力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一定要受到箱子底部对物体的支持力的作用,所以A错误.B、箱子刚从飞机上投下时,箱子的受到为零,此时受到的阻力的大小也为零,此时加速度的大小为重力加速度,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为零,所以B错误.C、箱子接近地面时,速度最大,受到的阻力最大,所以箱子底部对物体向上的支持力也是最大的,所以C正确.D、若下落距离足够长,由于箱子阻力和下落的速度成二次方关系,最终将匀速运动,受到的压力等于重力,所以D错误.故选C.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1=2kg,m2=3kg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秤连接。两个大小分别为F1=30N、F2=20N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在m1、m2上,则()A.弹簧秤的示数是10NB.弹簧秤的示数是50NC.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m1的加速度不变D.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m2的加速度变大答案CD解析:在两端水平拉力作用下,加速度方向向右,由牛顿第二定律,F1-F2=(m1+m2)a,解得a=2m/s2。隔离m1,分析受力,设弹簧秤的示数是F,由牛顿第二定律,F1-F=m1a,解得F=26N,选项AB错误;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弹簧秤中拉力不变,m1的加速度不变,m2的加速度变大,选项CD正确;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端系有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弹簧下端连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球被一垂直于斜面的挡板A挡住,此时弹簧没有形变。若挡板A以加速度a(a<gsinθ)沿斜面向下匀加速运动,问(1)小球向下运动多少距离时速度最大?(2)从开始运动到小球与挡板分离所经历的时间为多少?向左转|向右转分享到:2011-08-2011:09提问者采纳(1)当小球受到弹簧的拉力大小F=mgsinθ时,速度最大,所经过的距离等于弹簧的伸长量所求距离是S=X=F/K=mgsinθ/K(2)当小球与挡板间刚好无压力时,小球的加速度是a,这时弹簧的伸长量是S1由牛二得mgsinθ-K*S1=m*aS1=m*(gsinθ-a)/K由S1=a*t^2/2得所求时间是t=根号(2*S1/a)=根号[2*m*(gsinθ-a)/(K*a)]、如图所示,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轻弹簧上叠放着两个物块A、B,它们的质量都是2kg,都处于静止状态。若突然将一个大小为10N的竖直向下的压力加在A上,在此瞬间,A对B的压力大小为A.35NB.25NC.15ND.5N知道答案选B,但要详细解析,向左转|向右转分享到:2010-06-0516:50提问者采纳在施加压力的瞬间,弹簧是原形变量,此时AB合力为10N,两物体具有共同向下的加速度a=2.5m/s2;再对A隔离分析:受重力和B对A的支持力,取向下为正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列方程为GA-NBA=maNBA=25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A对B的压力为25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