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四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及认识11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要主动的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小英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以及掌声的内在含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用时:两课时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达成共识1、师生互动,初步体会掌声中的涵义。同学们,今天我们班请来了许多老师,对于他们的到来,你们会怎么表示呢?(生:鼓掌。)你的掌声代表什么?(生:欢迎,感谢……)2、对于学生的欢迎,我们的老师会怎么表示呢?(老师们:鼓掌。)同学们,老师们的掌声又代表什么呢?(生:鼓励,感谢……)3、是呀,掌声代表着欢迎,饱含着鼓励,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掌声》这一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品读来信,理解信的内容1、有时,看似平淡无奇的掌声,却蕴涵着非常伟大神奇的力量,改变了小英的生活。老师这里有一封小英的来信,一起来看一看。2、(课件出示来信)“我永远也忘不了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谁来为我们读一读。3、指名读信,说说从信中知道了什么?4、齐读来信,体会小英内心的感激之情。三、紧抓“变化”,感受情感变化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近英子,进一步了解她以前在学校的生活情况。(一)了解过去,感受小英的自卑。1、自由读第1节,你的眼前浮现出了一个怎样的女孩?2、师生交流:(1)研读“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体会小英内心的孤独和沉默。(指导朗读这一句话。)(2)研读“因为小时候生病,一条腿落下了残疾,她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样子。”体会小英的自卑,寂寞等。(指导朗读这一句话。)3、再读第1节,想想小英在学校还会怎么做?4、出示练习题(课件出示),引读第1节。因为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样子,所以__________。因为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样子,所以早上,她总是________,放学她总是________。因为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15、从前的小英是个什么样的孩子?(1)指名回答并板书:孤独、自卑、忧郁、沉默(2)看来,同学们都很理解小英。那时的她不爱说话,默默无闻,多么可怜!你能把她的痛苦、孤独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1节。(二)了解现在,感受小英的自信可是后来,就这样一个沉默、忧郁、自卑的女孩却变了个人似的,她有哪些变化呢成什么样了?请你默读课文其他小节,找一找。1、指名回答,你找到了哪一小节?(课文第5节)2、指名读第5节,想想小英有哪些变化?3、师生交流。抓住重点词语“忧郁”“甚至”感受小英的变化。4、课文最后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生:话还没有说完。)就请同学们说说小英还有哪些变化?5、再读课文,想想现在的小英是个怎样的孩子?指名回答并板书:活泼、开朗、自信6、真替小英的变化感到高兴呀,那么你们能把她的活泼开朗读出来吗?7、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节。(三)对比朗读,感受小英的变化。小英前后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能从你的朗读中把这种变化表现出来吗?(分组读1、5两段。)四、聚焦“掌声”,感受浓浓爱意同学们,是什么让英子有了如此巨大的改变呢?让我们走进她的课堂,看看当时的情景。(一)研读上台前的小英,感受小英内心的变化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3、4自然段,用——画出描写小英的句子,细细体会小英的变化。2、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师巡视指导。3、让我们先看看掌声响起之前的小英。课件出示:A、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B、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儿红了。C、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4、品读析文(1)谁来读第一段话?小英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在那一刹那,小英首先想到的是什么?男生齐读。(2)自由读第二段话,注意体会带点的词语。“犹豫”是什么意思?(拿不定主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