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差生”有个约定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组袁丽我的手边摆放着一个蓝色的小本子,里面记录着一个小男孩的成长,这个孩子的名字叫做徐晓涛。若在半年前提起他,班里至少有一半人会皱起眉头。每一个代课老师都认识这个小孩,因为他会在课堂上和老师公然作对:翘起二郎腿用尺子敲击桌面发出一阵阵恼人的声响;趁老师板书写字的空挡突然跑离座位去攻击另一位同学;上课从不安分——说话、打人、拔前面女孩的皮筋;把香口胶站在同学的屁股上;用胶带纸沾女生的头发……曾不止四次被家长告发勒索,无数次被同学告发去网吧、收保护费,最恶劣的是,无论老师多么苦口婆心,他都屡教不改。我相信,如果他是一块铁的话,那么在许多人眼里他早已经锈迹斑斑。班里面像这样的“差学生”还有七八个,核心就是这个叫做徐晓涛的男孩。我深刻明白,班风要搞正,这个捣乱团伙必须“除掉”。有一天,班上一位女同学跑到办公室朝我哭诉说,徐晓涛上数学课的时候用圆规扎了她的胳膊好多次,一位男同学的胳膊被他拧成紫色的斑块,经过调查,被徐晓涛用圆规扎过的同学不下十人,更有很多人惧怕他在校外的黑势力而敢怒不敢言。作为班主任,我知道,对他的深刻教育迫在眉睫了。我后来很多次反思过我当时的做法,譬如请家长、孤立之、打击之,这些统统都不会收到良性的效果,他的猖狂依旧,而且气焰更加嚣张。作为一名新班主任,我自知经验尚浅,就去向其他老教师请教,可是许多方法仍旧将教师和学生摆到了敌对的位置上,收效甚微。那段时间,在管理班级的事情上,因为这个所谓的“差生”,我的一切工作陷入了瓶颈。怎样对付这个可恶的“差生”呢?不久后的一天,徐晓涛在课堂上玩手机被我收上来代为保管我当时认为自己终于出了一口恶气,所以,手机我压根没有打算很快还给他。第二天的晚上,我收到了一条短信:“老师,那手机必须尽快充电,不然就坏了。”我的得意增加了三分,对于他的恳求我置之未理。第三天的中午,我的办公桌上出现了一张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一行字:“老师,求您把手机还给我吧,没有它我晚上睡不着。”我像获得胜利似的踱进教室,我注意到徐晓涛像只生病的小猫一样趴在桌上,有气无力地翻阅语文书。我突然灵机一动:为什么不用这件事情来展开对其的教育呢?我回了他一张纸条:“手机已经上交学校保管,至少三个月才能拿回来。老师可以帮你去求情要回来,但是你要保证一周内1遵守校纪班规,按时上交作业,课堂上不再离座位,如果你做得到,手机就还给你。”接下来的一周奇迹出现了,他果然收敛了许多,作业虽有应付之嫌,但是至少他开始写作业了!而且在卫生打扫上也认真了许多,尤其在我看着的时候,他干活很卖力。一个星期下来,他做到了我所要求的全部,于是遵守承诺,我将手机还给了他。晚上的时候,我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老师,你这次帮了我,我下次一定帮你!”我愣住了!这句至为简单的一句话让我的内心激起了狂澜。我反复问我自己:“你一直想做一个好老师,可是你真是一个好老师吗?你真的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过吗?你真真正正把每一位同学都放在持平的天平两端一视同仁吗?你难道不是因为他是一个‘差生’而从心底对他抱有成见吗?……”“老师,你这次帮了我,我下次一定帮你!”我一遍遍咀嚼这句话的语气,它里面透露出来的江湖气息让我对这个声音嘶哑身材瘦小的孩子产生了好感。我突然想起曾经看过的一篇短文,题目叫做“玻璃门”。讲的是一个班级里有一群调皮捣蛋的孩子因为缺乏对公物的爱护意识,班级的门总是不断换新又很快被踢坏。于是班主任想了一个办法,她将教室的门换成了玻璃门。新鲜而又脆弱的玻璃让孩子们内心里燃起了对于弱小的保护欲望,于是他们一改之前对门的踢踏,变得小心翼翼起来。这个班主任很聪明,她巧妙地利用一扇玻璃门打开了孩子们心中向善向美的窗户,让他们在爱惜中看到了自己的价值。那么我是不是可以借这件事来打开徐晓涛的心灵窗户呢?在一张字条里,我写道:“晓涛,老师看了你近来的作业,也一直关注你的课堂表现,老师发现以前是老师错了,你是一个很具天赋的孩子,如果你愿意努力,你一定会得到属于你的那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