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红楼梦》的一些方法常读书的人都有一个相类似的经历,那就是有些书看过一些章回以后就不想再读下去了,有些书读过一遍后就不想从头再读了。《红楼梦》就不同,它是一部奇书、一本真正值得任何人仔细阅读的好书。尽管文学著作浩如烟海,但真正能够让读者百读不厌的书少之又少,原因之一是真正伟大的作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也就是说能成为伟大作家的人都是天才。比如李白,他是继屈原以来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千百年来,浪漫主义诗作无出其左右者,那是因为李白骨子里的那份与生俱来的“灵气”、“仙气”是不能被模仿的。我敢断言,《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作品,将如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一样,成为巅峰之作,后世再难为继。读懂《红楼梦》是不容易的,因为它是一本高深莫测的书,文字“里外皆有喻”(脂砚斋批)是它的重大特点,象谜语一样让人难以读懂,我相信这是造成许多人没读过《红楼梦》的原因之一。刚读《红楼梦》的人,如果他没有很高的才气,恐怕通篇读过五遍也还是不懂,我就是属于这种类型的人。经过无数次仔细“读”,如今我才明白了“红学”中的一些内涵,但《红楼梦》对我来讲,仍然象谜一样,我相信即使那些毕生研究《红楼梦》的专家,恐怕也有相似的感觉。就因为《红楼梦》真的是部好书,如果一些人因为它的难懂而不去读,那实在是太可惜了,因此,为让初读《红楼梦》的朋友能够尽早了解它的内涵,我把我这几年读《红楼梦》的一些心得体会写出来,供朋友们参考,愿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一、首先是要选好版本。现在市面上《红楼梦》版本众多,我搜览了许多版本,经过对比,发现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1993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这个版本是最好的,因为每个章节都注释得比较详尽,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最好不过的了。比如:《红楼梦》一书中有许多生僻字,若不加以注释,阅读起来就比较困难,其它版本一般没有这方面的注释。如“诟谇(suì)谣诼(zuó)”,出自屈原《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有了这样的注释,就能加深读者对文章的理解。二、结合《脂砚斋重评石头记》阅读。脂评本也有许多版本,其中当推甲戍本、庚辰本、已卯本、戚序本为最,建议阅读甲戍本和庚辰本。因为甲戍本是其它版本的源头,而庚辰本是目前保存最好的,批语也是最多的。通过阅读脂评本,将会明白“里外皆有喻”指的是什么。如:“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下有批语:“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尝哭芹,泪亦待尽。每意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和尚。怅怅!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甲申八月泪笔。”这批语表明《红楼梦》确未最后完成而曹雪芹病逝了。又如第二十一回“贤袭人娇嗔箴宝玉俏平儿软语救贾琏”中,“袭人和衣睡在衾上”下有批语:“神极之笔。试思袭人不来同卧,亦不成文字,来同卧更不成文字,却云‘和衣衾上’,正是来同卧不来同卧之间,何神奇,文妙绝矣!好袭人。真好石头,记得真好,述者述得不错。真好,批者批得出。”从这里可以看出脂砚与袭人是有对应关系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还告诉我们,参加批书的脂砚人物不止一个,除了曹雪芹的叔辈人物畸笏外,还有不止一个女性,其中很有可能一个就是《红楼梦》书中的主人公史湘云(原型许芳卿),乾隆二十五年三月初曹雪芹与之结婚。两年后,曹雪芹逝世,三年后,这位脂砚女性也逝世了。一个是袭人(原型柳惠兰,先曹雪芹而逝),可能还有平儿。通过读《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可以让我们对《红楼梦》理解更多。对于想写小说的人来说,有借鉴作用。只要详细阅读了《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红楼梦》中的一些困惑的内容就会迎刃而解,因此阅读《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是非常重要的。三、听越剧《红楼梦》和看电视剧《红楼梦》对理解书本内容也有所帮助。越剧《红楼梦》中许多精彩唱段,是对《红楼梦》书本内容的浓缩,如《葬花》(不同于《葬花吟》)、《宝玉哭灵》、《问紫娟》等。这些描述在书中是找不到的。现把《葬花》、《葬花吟》和《宝玉哭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