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检测在医学实验中的应用–复习题第一章总论荧光的发生及基本检测原理1何谓发光?分子吸收辐射被激发后以光的形式释放,辐射跃迁而衰变回到电子基态→发光2荧光与磷光的区别?荧光:激发后马上发光,第一电子激发单重态辐射跃迁;延迟10-9~10-7秒后。基态S0→单重态S1、S2跃迁→基态。磷光:延迟时间长,几毫秒或更长10-3~10秒电子自旋未配对进入受激三重态,三重态→跃迁→基态3完成良好荧光检测的有关条件?1)选择相应的激发波长2)选择足够强度的激发光源,荧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If=φfI0(1-It/I0);3)选择合适(QE)的发射波长检测器件;4)控制好样品制备与检测环境体系。4荧光的种类根据激发方式。1)光化发光2)化学荧光3)生物荧光。按荧光素的标记过程可分为:1)免疫荧光2)组织荧光3)诱导荧光5有哪几种荧光现象?I次荧光现象:固有或自发荧光;一经辐射就可发出荧光的物质。II次荧光现象及荧光色素(标记物)又称继发荧光;样品分子不能或只能发出很弱的荧光,对此类分子需先经荧光色素标记结合或插入到不发光的大分子中去,根据荧光探针的荧光分析大分子。6影响荧光强度(If)的因素1光化分解:荧光物质吸收光能后,某些键断裂,导致荧光弱。制片时应避光。2荧光淬灭:(1)温度淬灭:加快震动弛豫而丧失振动能量;增加分子热运动高温荧光分子与液基环境中分子碰撞。温度适宜或低温。(2)浓度淬灭:浓度大时发光分子在样品中分布不均,深部的分子吸收不到光子,量子产额反而小。生成二聚体或多聚体,改变吸收光谱,If降低。(3)杂质淬灭:静态淬灭,杂质与荧光分子组成另一种化合物。环境净化。碰撞、转入三重态淬灭。3pH影响:破坏荧光物质环链结构,芳香族化合物的酸、碱功能团对pH敏感。7半波宽定义:最大透光度Tmax波长1/2处对应的两波长差(λ1-λ2)也称带宽(Bandwidth),带宽窄则光色纯。第二章荧光成像检测1光学显微镜分辨率定义及简易计算公式2影响光学显微镜分辨率的主要因素?影响分辨率的因素为衍射效应:圆斑像AIRY斑,阻碍分辨率。3聚光镜与物镜孔径光阑的对应调节?目的:产生与物镜相应的光束,使镜像的反差和焦深处于最佳状态。不同倍率物镜有不同的NA值,改换物镜聚光镜NA应做相应调节。观察:与物镜NA一致(100%),以得到较好的分辨率;照像:相当于物镜NA的60~80%,以得到较好的反差、焦深。4光学显微镜的有效放大=所用物镜NA值的500~1000倍5荧光量子效率(QE)荧光量子效(产)率=放射量子数/吸收量子数6医学实验中荧光检测常用的荧光检测传感器是哪两种?1转换光学信号为电子信号-光学传感器,2彩色CCD7显微镜照相术的定义?将显微镜视场中的微观图像记录为放大图像的技术8影响CCD成像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温度和灵敏度,CCD工作时,表面会产生热量,使得在芯片形成暗电流,暗流将增加噪音、降低信噪比、导致降低成像质量。9CCD成像放大倍率的计算公式显示或照片倍率=OBJ倍率×光学适配器倍率×显示或照片对角线长度/CCD对角线长度10荧光显微镜CCD成像与激光共焦显微镜成像的比较数字CCD优点:价低,使用简便,成像块,测得FI同LSCM,彩色还原好,图像近于镜下,光化淬灭伤害小。Ratio测钙、使用TC板,适于标本:薄、层次简单。缺点:厚标本图像质量差,无光切功能,整合功能配置价格不菲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优点:分辨率高,光切片,3D空间立体结构观测,集成荧光分析功能。缺点:成本高(专人、耗材),光化淬灭伤害较大11免疫荧光染色的目的将抗体标记上荧光素(如FITC、TRITC),与细胞内相应抗原(目标蛋白)结合后,通过观察、检测具有特征性的荧光,定性、定位及定量的显示和检测细胞内目的蛋白12.免疫荧光染色常用方法直接法、间接法和双标记法13.影响免疫荧光染色结果的主要因素有1)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的浓度,2)溶液的pH值,3)溶剂14.举例说明自发荧光主要包括哪些动物中一般为黄素类和卟啉类,植物中为叶绿素容易产生自发荧光。脂褐素的自发荧光,弹力蛋白和胶原UV激发下呈黄绿色荧光,培养死细胞很容易产生自发荧光。15.免疫荧光染色前对细胞接种密度的要求细胞密度:根据实验目的调整细胞接种密度。对细胞个体进行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