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行在路上,以书为友参考发言稿尊敬的各位教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409班的虢明蓉,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标题是《行在路上,以书为友》。书和我的缘分不浅,犹记得小时候住在爷爷奶奶家,爷爷是个爱书如命的人,在他们家房子的旁边有一座小木屋,是专作书房用的,虽无元朝归有光的书斋那般清幽雅致,却也布置地小巧可爱。年幼的我每每进入这里,都会在一堆堆生涩、难明白的大部头中寻找色彩艳丽、易明白的书,我的第一部启蒙读物以及睡前故事确实是《红楼梦》,那时读《红楼梦》,是伴着爷爷的清亮嗓音与倦倦睡意来读的,虽未全然体会到书中人物的悲欢离合,但也从书中人物的身上学会了感同身受,这也是我后来读书的一个重要特点,看书便是入境,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像是真实发生般,与你同呼吸、共命运,合上书本,犹如庄周梦蝶般,活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令人久久不能忘怀。等到老房子拆迁,小木屋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为了寻找新的目的,我盯上了图书馆。每天早早地起床,穿戴整齐、背好背包、赶上早班车,在清晨微凉的空气中奔赴目的地,日复一日,书好似成为了我的朋友,一个不太会发表言论、安安静静地与我待在一起,一个我能告诉他全部我的思想、倾诉我的话语的朋友,像是每天依偎在一起也不会厌烦,迎着夕阳的余晖与他辞别,依依不舍地踏入街道的洪流中。与书籍相处的每一刻,都是一次感情的洗礼、理性的升华。我能从《目送》中读出暖和与珍惜,从《小王子》中读出童真与仁慈,从《活着》中读出可贵与悲凉,从《雪国》中读出迷茫与希望,亲情的羁绊、感情的漩涡、生活的迷途、思绪的枷锁,这一切的一切都犹如一场暴风雨般,把我的整个世界洗涤了个透彻。从此,生活能够不再是两点一线的苦痛与折磨,它能够是忙里偷闲的轻松与愉悦,能够不再是物质产品的充满与堆砌,他能够是精神世界的饱足与充实。书籍,带给我最大的收获不是知识与技能,而是每一刻的陪伴与踏实。阅读一本老书,思绪便一齐回到那个老旧的年代,纵使被现代生活的种种所困扰,书里的老故事、老场景、老人物也能使我忘掉喧嚣;阅读一本旧时读过的书,当日看书的一幕幕感情涌动便出现脑海,渐渐地叠加成如今的感情,久而久之,书便成了记录你情感世界的载体,只要一翻开书,昔日熟悉的字眼与感受便会钻入你心,如是,书已成了与你密不可分的老友。不管什么时候,万籁俱寂时,你可从老友身上得到一丁点儿的欢闹与满足;孤单无助时,你亦可感遭到他给予你的力量。书籍虽不比现实生活中的朋友的协助来得快捷有效,但它的妨碍是潜移默化的,等你一切都能做到泰然处之的时候,书籍的力量,早已深化你的心。在这里我并不想呼吁大家多读书,以量取胜,毕竟在如今这种情况下不太可取。读书是本人事,只有本人做到真正的喜欢与领悟,我们才会真正地收获一些东西。事实上,青春时读的书对人生妨碍最大,这时的我们虽带着一点儿不服与傲气,却也有着对将来的美妙向往。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青年时,让我们一起以梦为马,以书为友,一起跨越青春的山高水长。我的发言完毕,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