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教育系统第八片区暨朱雪松名师工作室专家讲座——“从儿童实际需要出发——教育的变革和起点”培训反思兰炼二小孙伟反思一:诺贝尔奖创立一百多年,为什么一直与中国无缘?中国的教育现实说明了什么?这一问题是我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也是国人经常追问的一共话题,特别是钱学森去世前后,达到反思的高潮。通过培训,结合本人的认识,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国情差异。欧美发达国家人口少,受教育的比例,特别是本科以上的人员比例很大,而中国众多的人口,许多优秀的孩子因为没有相应的学习环境和条件,难有作为。二是文化差异。中国文化倡导“团结就是力量”,“木秀于林,风必催之”,所有的成绩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领导正确的结果,但诺贝尔评审要求追溯个人的贡献,不评集体奖。三是导向的差异。美国的治国理念是“一切皆有可能”,只要通过自身努力,在方方面面作出卓越成就都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都能过好好的生活。而中国要求“学而优则仕”,官本位,高考是唯一选择,社会的导向造成急功近利。四是教育的差异。美国的小学生都有制作课,要求学生创新和创造,美国的硕士论文规定,同一段落引用其它文献的论文超过50个单词,即不给分数,而中国的教育要求整齐划一,一旦与大家有异,就要打击、压制甚至“矫正”,成为众矢之的。反思二:教师究竟该怎么做?经过学习和培训,作为一名普通小学数学教师,个人的能力和作用微乎其微。但是,只要从自身做起,从每节课做起,在大环境逐步改变和改善的情况下,也许会有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主要做到两点。一是创新教学理念。观念决定方法,思路决定出路,结合教材教学和教育要求,创新教学方法、并鼓励学生创新,像呵护小花朵一样呵护学生的创造力,多肯定、少否定。二是强化学习培训。一个创新点微不足道,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要勤学习、善积累,久而久之,就能让新思想、新方法贯穿教学教育全过程,与时代合拍,与学生实际融合。培训反思兰州市教育系统第八片区暨朱雪松名师工作室专家讲座——“从儿童实际需要出发——教育的变革和起点”培训反思单位:兰炼二小姓名:孙伟时间:二〇一二年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