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探讨摘要。在铁路工程建设中,保障质量安全是其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满足铁路运输生产的需要。铁路建设项目负责人应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努力改变传统落后的工程质量管理方式,树立正确的质量安全管理理念,引用新型质量安全管理模式,以满足新形势下铁路发展的需求。此文在阐述铁路工程质量安全存在某些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与探讨产生质量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出可采取的应对措施。关键词: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措施1引言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国家重要的基础交通设施,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铁路工程建设中,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管不仅关系到建设工程的适用性和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而且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利益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必须严格控制的首要问题。为此,要坚持铁路工程质量安全发展理念,按照《铁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XX年第2号)和“国家铁路局关于印发《20XX年铁路工程监管工作要点的通知》”(国铁工程监函[20XX]2号)的要求,高标准的开展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可是铁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建设过程包括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设计、招投标、施工、验收、试运行、开通运营等多个阶段和环节。不管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给工程质量安全带来隐患,甚至造成重大质量事故和经济损失。故本文从全面质量安全管理的角度出发,对存在的有关工程质量安全监管问题进行分析,并以质量安全为中心,通过建立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机制,采取有效措施,来推动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2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2.1工程现场质量安全监管难度增大。随着近10年来我国铁路建设的发展和运营里程的增加,东南部地区铁路网络日趋完善。目前,铁路建设项目主要集中在西南和西北地区,由于该地区地形复杂、山区较多,需修建的长大隧道、高墩桥梁、第1页共6页高坡路堑等重难点、高风险工程较多,再加上这些地区有的存在软弱围岩、岩溶、瓦斯、富水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条件,造成施工和材料供应困难。同时也造成施工、监理、第三方检测单位的人员履约率偏低,使工程管理力度减弱。便造成工程质量安全监管难度的增大。2.2参建各方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到位。(1)建设单位的首要作用发挥不到位。存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与工程现场监管脱节现象,造成主动开展工程质量安全管控的意识不强,抓落实存在差距;特别对工程投资大、工期紧的建设项目,不能正确处理投资、工期和质量安全的关系;对发现的质量安全问题也不能从工程管理和监管体系上查找真正的原因,从而导致同类问题的重复发生,屡禁不止。(2)施工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质量安全保证体系不健全,质量安全管理人员不足,现场施工管理经验不足,技术保证措施不到位,质量安全责任没有认真落实到岗、到人,不能正确处理质量安全与企业效益及工程进度的辩证关系,导致一些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且整改不彻底,有的屡改屡犯。(3)工程监理人员对质量监控把关不严、履约不到位。存在监理人员履约率低,且人员流动性较大、变动频繁;部分监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业务水平不高,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满足不了有效开展质量安全管控的需要。(4)勘察设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几年存在勘察设计人员任务繁重,资源与任务不匹配的矛盾,造成勘察设计深度不够,部分勘察设计结果与现场实际不符的情况;有的工程设计人员经验不足、责任心不够强,施工图设计存在差错漏碰现象;现场配合不到位,不能及时解决施工现场遇到的与设计有关的疑难问题;安全设计不到位,对一些高风险的工程缺乏工程安全措施设计。(5)第三方检测单位不能准确揭示工程质量存在的缺陷。存在第三方检测人员履约不到位,检测工作开展不及时,检测管理和质量控制达不到标准要求;同时也有问题判识存在漏判、错判,缺陷描述避重就轻等问题。2.3监管职能作用发挥需进一步提高。(1)工程监督人员的观念还未完全转变。监督人员对工程监督机构新的职能定位的理解把握还不够精准到位,仅满足于完成日常工程质量安全第2页共6页监督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