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一首诗》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课题:《写一首诗》课型:作文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写一首诗》是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写作”的内容。第二单元学习了五首现代诗歌,分别是《大堰河——我的保姆》、《长城谣》、《一片槐树叶》、《致空气》、《樵夫,别砍那棵树》。这些诗歌,无论是情感和内容,还是表达技巧,都非常值得学生去感悟、模仿借鉴和学习。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在七年级第二学期已经学过现代诗歌,并且仿写过诗歌。对于用诗歌这种体裁表情达意应该不算陌生。但是七年级只要求简单模仿,没有过高要求。本次要求写一首诗,要求稍高,既能激发学生尝试写诗的热情,又能切实提高其写作水平。相信经过教师有序而耐心的引导,他们我完全可以写出一首质量不错的诗歌的。设计理念: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作文教学应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为基础,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写诗对八年级的学生而言,毕竟还是个不简单的事情,所以教师必须在引导学生掌握诗歌写法上下更多的功夫。3.引导学生养成多修改作品的习惯。教学结构:诗语言导入——展示诗歌作品,激发学生兴趣——学习写诗技巧——尝试写诗——小结与布臵作业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学习简单的写诗技巧,能写一首简单的诗歌。二、能力目标:能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2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细心观察事物和体察自己内心的情感。教学重点:掌握诗歌写作的技巧。教学难点:通过赏析诗歌、借鉴写法,写一首属于自己的诗歌。教学流程:一、导入同学们,学习完第二单元的几首诗歌后,我们知道,一首好诗,确实可以唤起我们美好的回忆;引起我们心弦的共鸣;给我们以智慧的启迪。而我们的青春,是一首诗;我们的梦想,是一首诗;我们的成长过程,更是一首诗。今天,就让我们把自己心中涌动的诗意和诗情,化成文字,尝试写一首诗。(师展示课件标题并板书:写一首诗)【设计意图】:通过诗一般的语言,激发学生内在的美好情感,营造诗歌写作氛围,激起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与参与课堂的热情。二、展示诗歌作品,激发学生写诗兴趣(一)可能有同学会问:老师,不是吧,要我们写诗?写诗不是李白杜甫他们干的事吗?我们怎么会啊?同学们,不要以为只有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些大诗人才能写诗,才能写出好诗。写诗,并不如我们想象中难,席慕容不是十三岁就开始写诗了吗?不要有畏难情绪,当你心中有一种激情涌动,当亲人的关爱拨动你的情丝,当生活的波澜触发你的感慨,当大自然的春华秋实、风霜雨雪引发你的思考,把你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凝练的语言写下来,就是一首诗。现在,你还觉得写诗是一件难事吗?(点击课件第二张)其实,我们从小学到现在,不但学过了很多诗歌,还在七年级第二学期时尝试写过一次诗歌,现在可以算是我们第二次尝试写诗了。如果你现在还是觉得稀里糊涂的话,就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别人的作品,从中学习学习。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三首诗歌。先来欣赏第一首:生活网师:这是著名诗人北岛写的一首广为流传的诗歌。(师在此简单介绍北岛:31949出生,原名赵振开,中国当代诗人,朦胧诗代表人物之一,先后获瑞典笔会文学奖、美国西部笔会中心自由写作奖、古根海姆奖学金等,并被选为美国艺术文学院终身荣誉院士。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为朦胧诗。)问:同学们从这首诗中读出了什么?(请一个同学讲)师:的确,生活就是一张错综复杂的网。有亲情之网,也有仇恨之网;有互助之网,也有破坏之网;有善良之网,也有罪恶之网;有幸福之网,也有痛苦之网。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网上的一个结,不管你高兴不高兴,愿意不愿意,你都和其他人有着千丝万缕、无法割舍的紧密联系,谁也不能摆脱这种生存状态。我们因为这种联系而存在,而具有了生活的欢快、拼搏的勇气。我们牵着亲人、朋友、师长、同学和所有熟悉的、不熟悉的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