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教案一、教材分析人教版教材《分子与细胞》整个模块贯穿了系统的观点,帮助学生认识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层次、细胞系统的物质基础、细胞系统的结构基础、细胞系统与环境的物质交换、细胞系统的能量变化、细胞系统的生命历程。第五章主要介绍有关能量如何输入细胞,能量以什么形式存在以及细胞如何利用这些能量。第一节介绍的是能量代谢所需的生物催化剂-酶,第二节(本节)介绍的是直接能源物质一ATP,第三节和第四节介绍ATP的来源一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本节在本模块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只有在能量的供应下,细胞膜才能行使主动运输的功能;并且加深理解把叶绿体和线粒体分别比喻为植物细胞的“能量转换站”和所有细胞的“动力车间”的含义;便于加深领会活细胞之所以能够经历生长、增殖等生命历程与能量的供应和利用是分不开的。本节的“问题探讨”选用了杜牧的唐诗《七夕》,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萤火虫发光能量从何而来,教材这种的编排体现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渗透热爱自然和二、学情分析必修1第二章学生已经学习了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已明确了主要能源物质、储能物质、能源物质等概念,这为进一步学习ATP是直接能源物质作了铺垫,也是在本节课的学习中需要注意区分的几个概念;必修1第三章以及初中时学生也已经接触了有关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命现象,这又为学生学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能量的转化奠定了基础。三、教学策略由于本节的知识较少、较好理解,因此老师多采用指导阅读、动手制作、讲练结合等方式完成本节内容。例如在ATP结构这部分内容中,设计了三个活动:1.学生自学教材,初步了解ATP的化学组成及分子结构活动;2.学生合作试拼ATP分子结构模型,加深对分子结构的理解。3.讨论ATP分子的化学简式及ATP分子的化学特点。在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这部分内容中,师生共同讨论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在ATP的利用这部分内容,学生举例说出ATP的利用途径。四、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2)写出ATP的分子简式。(3)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1)通过ATP与ADP相互转化关系的多媒体动画,认识ATP在细胞中作为能量流通的原因。(2)通过分析,比较在生物体生命活动中,ATP如何生成又如何消耗,找出能量代谢的规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渗透热爱自然和生命的情感教育。(2)通过对课本P90图5-7进行补充和完善,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主动参与的学习态度,培养用准确的科学术语阐述观点和进行合作学习的态度。五、教学重点1、ATP化学组成的特点及其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2、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六、教学难点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讲述囊萤映雪的故事。孙康与车胤那努力刻苦的精神使值得我们学习。同时也告诉了我们:人如果想要成大器,应该从小做起,做一个刻苦的人,做一个拥有坚定不移的决心的人,而不是做一个半途而废、轻易放弃的人。只有刻苦、拥有坚定不移的决心,我们才能成为一个有才干的人!这则故事除了告诉我们要刻苦学习,在这则故事还反映了一个生物学知识——萤火虫可以发光。讨论以下两个问题:1、萤火虫发光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2、萤火虫发光的过程有能量的转换吗如果直接采用这两个问题来提问学生,较难实现教材的编写意图。教师采用讲述故事的的方式,请同学在学习到知识的同时,较好地实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渗透热爱自然和生命的情感教育的编写意图。然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萤火虫发光的能量从何而来师生在这个问题的驱动下,开始今天的探究之旅。教师用了一个Flash动画模拟“发光实验”现用表格介绍实验过程。忆一忆:问题1:细胞中哪些物质和能量有关(糖类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问题2:细胞中哪些结构与能量转换有关(线粒体;叶绿体)讨论二:那么糖类、脂肪、蛋白质中的能量能不能直接用于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呢让我们通过实验(见课件)来解决这个问题吧。思考:1、为什么实验中加的葡萄糖溶液和ATP注射液都是2ml(遵循对照实验等量的原则)2、实验的结果ABC试管无荧光,D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