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工贸易管理制度加工贸易管理制度为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海关的监管规定,依法开展加工贸易的业务经营,特制定本制度。一、进料加工物资流转操作流程(一)合同登记备案环节1、本公司外贸部门(以下简称销售部)与国外客商签约后,向海关申请并报送如下资料:A.外经贸主管部门签发的《进料加工批准书》;B.对外正式签订的合同副本或订货卡片;C.海关认为必要的其他单证。2、海关审核通过后,持凭海关核发的《登记手册》办理有关进出口和最终核销等手续。(二)保税货物进口报关环节1、销售部应于申报进料加工货物发生实际进口时,应向海关申报并递交下列单证:A.进口货物报关单;B.《登记手册》;C.货物的运单、发票、装箱单;D.海关认为必要的其他单证。2、在进料加工货物报关、入库后,销售部应及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登记进料统计台帐。(三)保税货物入库环节1、保税货物运达本公司仓库后,原料仓库应在称重、点数后,在销售部签发的《保税货物入库单》上注明实收数量并签字确认后,存放于专用库位。2、保税货物的入库、领用、结存以及废料回收和处理由有关仓库分别单独设置原料及废料台帐,仓库必须及时登记相应的库存台帐。(四)加工环节1、根据国外客商的订货要求,销售部应及时向有关生产车间下达《生产指令单》,并及时登记有关台帐。2、生产车间接到销售部下达的《生产指令单》后,根据本车间的生产能力安排生产,并及时登记有关生产台帐。3、实际生产时,由生产车间签发《加工贸易领料单》派员到仓库领料,仓库在发料之后应及时登记《保税货物库存台帐》。4、产品完工后,由生产车间签发《加工贸易产品入库单》派员连同完工产品到产成品仓库办理入库手续,有关仓库在点数入库后,应及时登记《加工贸易产成品库存台帐》。5、对在加工环节中产生的废料,生产车间应在每批产品完工后签发《保税货物加工废料入库单》派员连同废料到有关仓库办理入库手续,有关仓库在称重、点数入库后,应及时登记《保税货物废料库存台帐》。在本公司按照规定处理废料后,仓库亦应及时登记《保税货物废料库存台帐》。(五)出口环节1、销售部应于申报进料加工货物发生实际出口时,应向海关申报并递交下列单证:A.出口货物报关单;B.《登记手册》;C.货物的运单、发票、装箱单;D.海关认为必要的其他单证。2、在进料加工货物出口报关后,销售部应及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登记进料加工销售统计台帐。3、合同执行完毕后1个月内,销售部应持凭《登记手册》和经海关签章的进出口专用报关单,以及《进口料件使用表》、《核销申请表》等有关单证,向海关办理核销手续。4、公司内部在产品发运时,由销售部签发《加工贸易产品出库单》交有关仓库发货。二、帐册凭证的设置与使用由于国家对保税进口货物严格实行专料专用,即加工贸易进口原料专用于生产加工贸易出口产品,因此本公司对进料加工的进口原料入库、领用、生产、销售等环节实行单独设置会计帐册、仓库台帐、生产(包括销售)统计台帐、原始凭证。(一)凭证(具体格式略)(二)统计台帐(具体格式略)(三)统计报表(具体格式略)为简化手续,统计台帐可以采用电脑记载方式,统计报表可以按照统计台帐的格式打印之后报送公司内部有关部门审核。(四)会计帐册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进行核算,应按照原材料、产成品、销售收入、生产成本单独设置明细帐。第二篇:加工贸易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加工贸易货物监管办法(2008修订)(海关总署令第168号)《海关总署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加工贸易货物监管办法〉的决定》已于2008年1月4日经海关总署署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3月1日起施行。署长牟新生二○○八年一月十四日海关总署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加工贸易货物监管办法》的决定为了适应加工贸易形势的变化,规范加工贸易有关业务,海关总署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加工贸易货物监管办法》(海关总署令第113号发布,以下简称《办法》)作如下修改:一、《办法》第三条第十一项修改为:“外发加工,是指经营企业因受自身生产特点和条件限制,经海关批准并办理有关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