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吴江区德善品格课程案例——友善教育【活动主题】绿色在我心我为绿色行【实施单位】吴江区松陵小学【活动对象】全校学生【活动人数】1200余人【学情分析】友善,指学生对他人的亲近和睦,是学生对周围个体的责任表现是责任担当的初级品格。我校是一所百年老校,坐落在吴江区中心地带,校园布局合理,校内绿树成荫,环境古朴优美。但是在校园及周边我们会看到这样的不和谐的场景:雪白的墙壁上留下了斑驳的足迹,垃圾桶旁是散落在地的各类垃圾,校门口随意停放的车辆阻碍了交通……环保的话题学生并不陌生,可是学生年龄小,保护环境的意识淡薄,一些不良的习惯直接破坏了身边的环境。和谐的教育需要全体师生共同去打造,让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从而积善成德,形成健全的人格。同时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其他成员共同参与,达到全社会参与,全方位育人的目的,形成人人向善、人人崇善、人人行善的社会道德新风尚。【活动目标】1.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培养他们的生态道德意志,主动参与环保,从而积善成德,形成健全的人格。2.认知目标:通过调查、收集资料、讨论等手段,引导学生通过感知垃圾污染和空气污染等带来的危害,产生环境危机意识、树立环保意识。3.行为目标:促成学生充分体验,倡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持久地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2活动流程示意图】绿色在我为绿E我心艮色行宣传发动,创设活动氛围行动落实,保护环境我能行评价总结,推选友善小天使生活放大镜发现身边的环境问题童眼看环境一一播下绿色的种子成长甜甜圈一一环境保护共行动活动过程】活动1:生活放大镜——发现身边的环境问题(活动准备)1.各年级“发现身边的环境问题”调查表。2.信息汇总表。(活动内容)低年级调查班级内环境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中年级调查校园里环境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高年级调查校园周边环境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全校各班将调查到的信息汇总,交德育处。活动要求)分年级调查班级、校园、校园周边的环境问题,学会收集资料整理信息。通过讨论,提出合理化建议,激发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培养他们的生态道德意志,主动参与环保。3(活动时间)2017年10月(活动地点)班级、学校及校园周边(设计意图)开展环境教育、渗透德育教育的关键在于师生“勤于动手、协同合作”,在于从实践中体验发展,从而形成自觉的道德行为习惯。设计“生活放大镜——发现身边的环境问题”小调查活动,学生通过调查班级、校园及校园周边的环境问题,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产生环境危机意识,促使学生进一步树立公德意识,提出合理化建议,树立环保意识。活动2:童眼看环境——播下绿色的种子1.垃圾分类知识宣传。2.各班“我是校园美容师”材料准备。3.“绿色出行”宣传横幅、展板。活动内容)低年级学会垃圾分类。通过老师、家长或环卫部门了解:生活垃圾的分类及如何正确摆放。引导学生自觉、科学地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中年级环保漫画大赛。拿起手中画笔,画出自己保护环境的小小梦想,宣扬“绿色环保你我共护”的理念,为大自然增添绿色,让自己的家园更加美好!高年级“绿色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参加一次环保公益活动,如白色垃圾清理、公共设施、绿化的维护等,写一篇实践体验文章,将环保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推广“环保,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的思想。全校我是校园美容师。用绿色装扮教室,用行动美化校园,改变班级、校园里不尽人意的地方,提高学生审美品味,增强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4(活动要求)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环保资料,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保护身边环境的责任意识,倡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同时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其他成员共同参与,形成人人向善、人人崇善、人人行善的社会道德新风尚。(活动时间)2017年11月(活动地点)班级、学校、社区(设计意图)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环教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师生校园文化生活,而且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活动在学生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同时也在他们心中播下了一颗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