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09-06-22作者简介:王翔(1973-),男,汉,安徽歙县人,学士,工程师,研究方向:道路工程。51第8卷第3期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VOL.8No.32009年9月JOURNALOFSHIJIAZHUANGINSTITUTEOFRAILWAYTECHNOLOGYSep.2009后退式分段注浆在汤口隧道出口病害处理施工中的运用王翔郑立敏(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300222)摘要:结合铜(陵)黄(山)高速公路汤(口)屯(溪)段汤口隧道出口病害处理施工实践,重点介绍后退式分段注浆工艺。关键词:隧道出口浅埋段病害处理后退式分段注浆中图分类号:U4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16(2009)03-0051-041工程概述汤口隧道全长1175.6m,为单洞双向隧道,位于铜(陵)黄(山)高速公路汤(口)屯(溪)段汤口互通内A匝道上,是进出黄山风景区的必经之路,为曲线型长隧道。隧址区属于构造侵蚀中山区,隧道出口为浅埋地段,地表自然坡度40°,上覆残坡积层,下伏基岩为强风化粉砂岩,岩层产状与坡向一致,节理及风化裂隙极其发育,岩体呈碎石状松散结构,且该地区雨季平均降水量2000mm,地下水量丰富。汤口隧道自AK1+770起采用台阶法施工,上台阶预留核心土环向开挖法掘进,按Ⅱ类围岩加强段衬砌支护类型进行支护,循环进尺控制在1.0m,初期支护紧跟掌子面。上半断面隧道开挖至距出口45m处,因围岩突然变化出现冒顶塌方。主要表现为洞顶山体地面下陷,形成漏斗型坑穴,其大小为长15m,宽12m,深2.6m,塌方处隧道洞顶覆盖层厚约37m。2处理方案的确定经多次讨论研究认为汤口隧道出口坡体为一古冲沟,且探槽揭示该段山体含石多层与含泥多层交互出现,含石多层有架空结构,该类型地质经雨水渗透后易发生整体滑塌,根据我局以往类似病害处理施工经验,汤口隧道出口病害山体采取的措施有:(1)塌方后,立即安排人员在AK1+794~AK1+791处拱部布置沉降观测点,经监控量测洞内拱顶下沉速率5~6mm/d,水平收敛最大5~7mm/d,地表下沉速率最大达35mm/d,施工情况相当严峻;(2)临时紧急处置方案:包括坑穴覆盖,设置临时截水沟,坑穴夯实回填等;(3)洞内处置措施:包括塌方体注浆及已完初支段径向注浆;(4)塌方段地表及仰坡均采用后退分段式注浆进行注浆处理,加固该坡体,提高边坡的稳定安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52全系数,在完成坡体注浆前,不得进行隧道开挖工作;(5)出洞口在原设计的基础上增设40m长φ108×6mm长管棚和套拱;(6)台阶分部法开挖,强支护、勤量测、紧衬砌施工。以下仅介绍塌方段地表预注浆加固中运用的后退分段式注浆工法。3后退分段式注浆3.1主要工艺流程①钻孔:根据设计要求,对准孔位,根据不同入射角度钻进,要求孔位偏差不大于2cm,入射角度偏差不大于1°;②注入浆液:成孔后,开始注浆,注浆终压4.0MPa;③拔出注浆管,封堵注浆孔:采用粘土或其他材料封堵注浆孔,防止浆液流失;④冲洗注浆管:注浆完毕,应立即用清水冲洗注浆管,必须采取适当措施处理废水,搞好清洁工作;⑤转入下一孔位施工。3.2施工方法(1)注浆范围:注浆范围为路线中心线左右各11m,竖向垂直地表以下平均40m范围内注浆加固。(2)注浆人员安排及主要机械。①劳力安排(表1)表1主要作业人员表序号工种数量备注1安全员12质检员2旁站3钻孔工84注浆人员85电工、电焊工26架子工47普工108小计35②注浆主要机械(表2)(3)搭设钻孔平台及钢管加工采用脚手架平台,分排作业平台长28m,用150×20×5cm方木满铺。脚手架钢管为φ50×5mm,长4~6m。为保持支架稳定,设缆绳8根,钢管底部设方木垫块。注浆管采用φ89×6mm钢管,单根长度40m,管节间用丝扣连接,安装时分奇数管、偶数管将接头错开,使纵向同一截面处钢管接头数不大于50%,用潜孔钻机风动旋转顶管入孔。注浆管距孔口4m不布设孔眼,其余管壁每隔15cm交错布眼,直径10mm,孔心间距为200cm,梅花状布置。在钢花管安装后,管口用麻丝和锚固剂封2200图1地表注浆孔位横断面布置示意图图2地表注浆孔位平面布置示意图第3期王翔,等后退式分段注浆在汤口隧道出口病害处理施工中的运用53堵钢管与孔壁间空隙,钢管自身利用孔口安装的封头将密封圈压紧,压浆管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