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要素毛文正(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设计专业)陈莺娇著2009-10-20福建美术出版社07.5版第一章从古典园林到景观第一节园林是个动态的概念景观设计:在一定地段内,利用或改造自然山水地貌或人为开辟山水地貌,按照富有诗意的主题设计,并结合植物的栽培或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观赏、休憩、居住的环境。第二节中国古典园林第三节日本园林第四节西方园林简介第二章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第一节景观设计师职业定位第二节景观的含义工作范畴(景观设计师)1、城市与区域规划:梳理它的水系、山脉、绿地系统、交通、城市;2、城市设计:公共空间、开放空间、绿地、水系,界定城市形态;3、风景旅游地规划:包括景地规划和设计,自然地和历史文化遗产地的规划和设计;4、城市与区域生态基础设施规划,如湿地、森林等;5、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规划和设计;6、校园和厂区的设计;7、公园和绿地系统的规划和设计;8、陵园设计;第三节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一、景观设计基本理论二、景观设计方法**景观设计是多项工程配合相互协调的综合设计,需要考虑建筑、交通、水电、绿化、管网等各个技术领域,同时涉及多项法则法规。景观设计中一般是以道路或者水景为网络,以景观建筑或小品为节点,以绿化、广场为面,采用各种专业技术手段辅助实施设计方案。设计方法:包括构思、构图、对景与借景、添景与障景、引导与示意、渗透和延伸、尺度与比例、质感与肌理、节奏与韵律。1、构思-合理安排和使用土地,是构图的基础;平面构图主要是将交通道路、绿化面积、小品位置、用平面图示的形式,按2、构图比例准确的表现出来。立体造型整体上是指环境内所有实体的空间造型和各个立体造型相互间形成的空间关系;局部上主要从景物主体与背景的关系来反映。3、对景与借景设计中构景手段讲究景观的目的、主题、景观立意、布局及微处理等。对景:景观的平面布置中,往往有一定的建筑轴线和道路轴线,在轴线或轴线相交尽端的不同地方,安排一些相对的、可相互看到的景物。其往往是平面构图和立体造型的视觉中心,对整个景观设计起主导作用。且因其位置的视觉效果,可分为直接对景(一目了然)和间接对景(可偏离轴线,若隐若现)。借景:通过建筑空间组合,或建筑本身的设计手法借用远景,丰富空间层次,在纵或横向上1让人扩展视觉或联想。4、添景与障景:添景:可丰富空间层次,使其更加生动。障景:直接采取截断行进路线或改变其方向的办法,常采用建筑实体或树木灌木等。5、引导与示意:采用水体、道路、铺地等多种元素,暗示可采用铺装或树木的规律布置形式。6、渗透和延伸景观设计中,景区间设计应注意过渡自然,渐而变之,景物交融,景观的延伸可引起视觉的扩展,起到连接空间的作用,常采用草坪、铺地等。7、尺度与比例遵循两个原则:1)人与空间的比例,2)物与空间的比例。不能只从图面考虑,应综合分析,现场感受是最佳方法。8、质感与肌理景观设计的质感与肌理主要体现在之辈和铺地,不同材料的运用使景观更具内涵和趣味。9、节奏与韵律铺地材料或灯具、树木间隔的规律性变化。第三章地形与道路景观设计的要素包括素材的特点和基本知识。素材和内容包括地形地貌、植被、水体、铺地和景观小品,其中地形地貌似设计的基础。一、地形地貌景观设计中地形的四点作用:1、改善植物种植条件,提供干、湿以至水中、阴、阳、陡缓等多样性环境;2、利用地形自然排水形成的水面提供多种景观用途,同时具有灌溉等作用;3、创造园林活动项目,建筑所需各种地形环境;4、组织景观空间,形成有美的园林景观。二、道路设计景观绿地中的道路、广场等各种铺装地坪是景观设计中的构成要素,是景观的骨架、网络。道路、铺装、线型、色彩可映衬不同的景观需求。1、景观道路分类主要道路:宽7-8米;次要道路:景内,宽3-4米;林荫道:休闲小径:0.6-1米、1.2-1.5米;2、景观道路设计要点1)采用自由、曲线或规则、直线的方式,形成不同的景观风格或一种为主,另一为辅的方式,但不论哪种都忌讳断头路、回头路,除非放射状道路终点景观能与地形、水体、植物、建筑物、铺装场地及其他设施结合,形成完整的风景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