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的基本知识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和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它主要由丙烷和丁烷组成。它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但适当降低温度或升高压力就可以成为液态。这是因为液化石油气的临界压力较低,而临界温度较高的缘故。因此,“液化石油气”是指容易液化,通常以液态运输和储存的“石油气”。第一节液化石油气的一般特性•容易挥发•易燃易爆•毒性•液化石油气的重度•热值高•蒸发潜热高•腐蚀性•液化石油气的压力一、容易挥发为贮存、运输和分配的方便,将液化石油气由气态压缩成液态,其体积仅为原来的1/250~1/300。但一旦它以液体流出,就迅速挥发成250~300倍的气体扩散,因此大量液化石油气逸出时形成其蒸汽云就可能造成火球爆燃事故并产生严重后果。二、易燃易爆液化石油气和空气混合,并达到爆炸极限比例的下限值,如丙烷气与空气混合容积达到2.1~9.5%时,一旦遇明火,即使是静电或石头与金属摩擦、冲击所产生的微小火花都可能引起燃烧和爆炸。因此,灌瓶和存放钢瓶的仓库均应保持良好的通风。三、毒性液化石油气不像一氧化碳那样会使人的血液中毒,它基本无毒性。当空气中浓度小于1%时,只有轻微麻醉性。必须指出的是液化石油气燃烧需要25~30倍的空气,当空气不足,燃烧不完全时也会产生一氧化碳致使中毒。四、液化石油气的重度液化石油气液体重度小,大约是水的一半,但体积膨胀系数大,约水的10~16倍。液化石油气必须严禁超装。因此规定液化石油气贮罐和钢瓶的容积充装系数为85%,这一充装系数保证了即使在最高设计温度下,液化石油气贮罐或钢瓶内仍有5~15%的气相空间。如果不按规定充装,甚至严重超装,那么随温度上升,罐或瓶内就会全部充满液体,温度继续上升,液体膨胀受阻,压力急剧增加,从而导致罐或瓶体爆炸。液化石油气气体重度大,约为空气的1.5~2倍,在空气中液化石油气会迅速沿着地面流向低洼处存滞下来,一遇明火就会燃烧或爆炸。因此,液化石油气的泄漏是十分危险的。五、热值高•液化石油气燃烧时,发热量高,其低热值为87.92~108.86兆焦/标米³(21000~26000千卡/标米³),相当于一般煤焦制气的六倍。六、蒸发潜热高液化石油气由液相变为气相时,需要吸收很多热量,如蒸发一公斤丙烷,需要422600焦耳的热量。因此液化石油气燃烧时,钢瓶内液化石油气必须通过瓶壁向周围大气吸收所需要的蒸发潜热,以不断蒸发补充燃烧所需的气量。若所需的气化量很大,而供蒸发的热量补给不足,液体本身温度就会下降,同时造成蒸汽压下降,气体流出量相应减少,以至影响正常燃烧。此外,气化速度太快,会导致容器内外温度急骤降低,应注意防止人体皮肤与其直接接触,以免造成冻伤。七、腐蚀性•液化石油气一般没有腐蚀性能,但当残液中硫化物含量较高时,对钢瓶有一定的腐蚀作用。液化石油气会使橡胶和石油制品溶胀。因此输气软管要用耐油胶管。八、液化石油气的压力液化石油气的压力是随着环境温度和组分而变化的。当组分一定时,压力只取决于温度。因此在设计液化石油气贮罐时,必须考虑温度和组分,并以此确定设计压力。在设计上则应严格控制操作温度不得超过设计温度。因此在夏季需采取喷淋冷却措施,防止曝晒超温;在冬季由于气温低,罐内液化石油气的压力随之降低,但当它难以气化时,不准用蒸汽加热强制气化,也不能用超过50℃的热水加热罐体。液化石油气在贮罐内当在允许充装范围,组分一定时其压力与罐内液化石油气的存量无关,即在使用过程中,温度变化不大,压力也几乎不变。第二节液化石油气的来源液化石油气主要来源于天然气,油田伴生气,石油炼厂气和石油化工副产气。一、从天然气和油田伴生气中获得•在一定条件下,从天然气和油田伴生气经过适当分离和处理,可获得液化石油气。•从天然气中获得的液化石油气中不含丙烯和丁烯。•油田伴生气中含有较多的丙烷和丁烷。二、从石油炼厂气中获得•在石油炼厂的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热裂化、铂重整和延迟焦化等加工过程中均可获得石油炼厂气。它经过适当分离和处理可以得到液化石油气。•石油炼厂的液化石油气产率取决于原油成分、性质、工艺流程、加工方案及热平衡方案等。一般为炼厂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