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填空、单向选择题、判断题、简述题及论述题第一章重点:牧草收割时期/干燥过程中营养物质损失/干草贮藏方法/加快干燥速度的措施/干草品质的检测指标和方法干草:指牧草或饲料作物经自然或人工干燥调制成能长期保存的饲草,也叫青干草。调制青干草在畜牧业生产中的意义(干草调制的重要性?):为家畜提供均衡饲料,缓解牧草季节性压力;优质干草饲用价值高;方法简便,原料丰富,成本低,便于贮藏;扩大配合饲料的原料资源;可防止各种疾病;优质干草可作为商品;调制干草的方法:自然干燥干草(简便但是损失较大)地面干燥/草架干燥/发酵干燥人工干燥干草(人工脱水干燥而成,干燥速度快,营养物质损失少(特别是胡萝卜素),成本高,缺乏维生素D的来源)高温干燥法/常温鼓风干燥法牧草干燥的途径:自然干燥(简便,损失大)/人工干燥(干燥速度快,营养物质损失少(特别是胡萝卜素),成本高)/混合干燥调制干草的牧草种类:按原料来源分:栽培干草苜蓿、燕麦/天然干草羊草、杂类草按植物种类分:禾本科牧草干草/豆科牧草干草/其他饲草干草/混合牧草干草影响干草品质的因素(影响干草品质的因素?):牧草种和品种生长环境刈割期茎叶比例收割环境干燥方法病虫害贮藏条件(气候相对冷凉时,生产出的牧草质量要高于生长在高温时的气候区域)正确收获的意义(调制干草为什么要进行适时收割?):牧草收获牧草的产量及草产品的质量;畜产品的数量和品质;草地生产力的维持和提高;生产优质饲草饲料的基本前提;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可以显著提高饲草饲料的报酬;维护草地健康的有效途径;适时刈割的原则:1以单位面积内营养物质的产量最高时期或以单位面积的总消化养分最高时期为标准2有利于牧草的再生、安全越冬和返青,并对翌年的产量和寿命无影响3根据不同的利用目的来确定4天然割草地,以草群中主要牧草的最适刈割期为准牧草刈割期:羊草开花期黑麦草抽穗-初花期无芒雀麦孕穗-抽穗期老芒麦抽穗期鸭茅抽穗-初花期芦苇孕穗期苜蓿刈割期的确定:现蕾-开花始期/最后一次刈割,应在开花期或霜前一个半月时刈割在一年两熟区,夏季雨热同期,一年可收割3-4次,两次刈割间隔通常为35-40d在一年一熟地区,因气候较寒冷,生长季短,一年可收割2-3次多年生牧草留茬一般以4-5cm为宜/机械化收割时,一般留茬6-8cm/寒冷地区为安全越冬,留茬10cm以上收割注意事项:适时收获,多次刈割,不等于无节制地频繁刈割;根据牧草种类选择适宜的留茬高度/因种而异,不能生搬硬套/与科学的种植管理技术和饲草调制技术相结合干燥过程中营养物质变化的特点(干燥过程中营养物质变化的特点?):牧草刈割后,在晒制过程中,不仅仅是失去水分,而且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营养物质的变化过程。第一阶段:饥饿代谢阶段(饲草凋萎期)以活体细胞异化作用为主导的代谢阶段,称饥饿代谢、凋萎期等。特点:水分散失快,5〜8小时含水量由80%下降到40〜50%;是以异化作用为主导的代谢阶段,分解植物体贮存的营养物质,故又称“饥饿代谢”;刚刈割的草体内,植物呼吸作用旺盛,温度升高,更加剧了牧草体内营养物质的分解破坏,5〜10%以上。第二阶段:自体溶解阶段(饲草干燥后期)以植物细胞生化(酶解)作用为主的过程,水分含量由40%下降到15〜18%。特点t4①牧草水分散失速度变慢〔以角廊层蒸发为主)②细胞死亡后,体内生理作用逐渐被有酶参与的生化过程取代°甘植物含水凰,空气湿度的影响卩“水溶性糖变化大4心干燥慢,酶的活性加强,部分蛋白鹿分解,干燥时间与蛋白膜损失°③维生素及可溶性营养物质损失较多口"④枚草经阳光中第外线的照射作用,体内的麦角固醉转化为维生索d⑤在牧草干燥后期或此藏过程中,蜡质、痺发油’荫烯等物质氧化产生醛类、醉类’锲青干草具有一种特殊的芳香气味D"牧草在干燥过程中养分损失(牧草干燥过程中养分损失的原因?):牧草代谢作用造成的损失(牧草刈割初期仍然是活的,但得不到水分和养分的供应,其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使物质被分解)光化学作用造成的损失(当细胞死亡之后,在强烈的阳光直射(紫外线的漂白作用)和体内氧化酶的作用下,使植物所含的胡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