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掌握肺癌脑转移的诊治原发性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之一是脑部。转移患者预后差,自然平均生存时间仅1-2个月。合理优化的综合治疗方案一定程度上可以延长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生存期,显著地改善生活质量。为什么脑转移癌最易发生在大脑半球约80%的脑转移癌发生在大脑半球,最常见灰白质交界处,是因为肿瘤细胞是通过血流进入脑内,而血流系统如椎动脉和颈内动脉系统的血管在此处发生改变,血管变窄变小,使肿瘤细胞容易滞留。小脑转移占15%,脑干转移占5%。不同的病理类型转移率?在非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中,肺腺癌、鳞癌及大细胞癌发生脑转移的风险分别为11%、6%及12%。肺腺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明显增加了脑转移的发生率,且与突变位点无关。小细胞肺癌(SCLC)首次就诊时脑转移发生率为10%,诊疗过程中为40%-50%,存活2年以上的患者脑转移达60%-80%。临床表现无需多说,但要注意脑膜转移的临床要点脑实质转移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颅内压增高和局灶性症状体征。脑膜转移的临床表现:①脑实质受累及脑膜刺激表现:头痛、呕吐、颈项强直、脑膜刺激征、精神状态改变、意识朦胧、认知障碍、癫痫发作和肢体活动障碍等;②颅神经受累表现:常见的受累脑神经有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听神经等,表现为视力下降、复视、面部麻木、味觉和听觉异常、吞咽和发音困难等;③颅内压增高表现和脑积水压迫脑组织引起的进行性脑功能障碍表现(智力障碍、步行障碍、尿失禁)等;④如同时伴有脊膜播散则还可出现脊髓和脊神经根刺激表现,如神经根性疼痛、节段性感觉缺损、肢体麻木、感觉性共济失调、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括约肌功能障碍等。肺癌脑转移都需要哪些辅助检查?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目前脑转移首选的影像检查。头颅MRI平扫典型脑转移瘤可见T1中低、T2中高异常信号,病灶周围水肿,增强扫描后可见较明显强化。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T):CT平扫时脑转移瘤多表现为等密度或低密度,少数为高密度灶;典型脑转移瘤在增强CT上强化明显,周围可见水肿。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正常脑组织对18F-脱氧葡萄糖(18F-FDG)呈高摄取,故PET-CT对脑转移瘤、尤其是小的脑转移灶不敏感,应结合头颅MRI或增强CT扫描增加检出率。腰椎穿刺及脑脊液检查:可行脑脊液压力检测,收集脑脊液并完善脑脊液常规、生化及细胞学病理诊断检查。血清肿瘤标志物:包括CEA、细胞角蛋白片段19、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等,SCLC可有促胃泌素释放肽前体、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肌酸激酶BB以及嗜铬蛋白A(CgA)。分子病理检测:EGFR基因突变和ALK融合基因等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的总治疗原则?对于无症状脑转移患者,可先行全身治疗:①EGFR突变者:推荐EGFR-TKIs—线治疗,ALK融合基因阳性患者推荐克唑替尼一线治疗;②EGFR突变阴性、ALK融合基因阴性及未知并伴有脑转移的晚期NSCLC患者,应行全身化疗。对于有症状脑转移而颅外病灶稳定的患者,应积极行局部治疗。(见后文)小细胞肺癌的总治疗原则?对于初治无症状的SCLC脑转移患者,可先行全身化疗后再行WBRT;有症状的SCLC脑转移患者,应积极行WBRT。之前接受过WBRT的复发患者再次进行WBRT要谨慎评估。手术治疗:非外科医生,一笔带过手术治疗在NSCLC脑转移中的应用较为受限。1)脑内单发、部位适合、易于切除且肿瘤或水肿占位效应重,或存在脑积水的患者适宜手术切除。2)多发脑转移瘤手术治疗目前尚存在争议。3)肿瘤最大径〉3cm者宜首选手术,肿瘤最大径V5mm且位于脑深部(丘脑、脑干等)者宜首选放疗或化疗;肿瘤最大径介于1〜3cm者应综合评估全身状况、手术风险等而选择是否行手术治疗。4)位于脑干、丘脑、基底核的脑转移瘤原则上不首选手术。最熟悉的,地位逐渐下降的----全脑放疗WBRT(全脑放疗)可以缓解晚期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改善肿瘤局部控制情况。受剂量限制,难以根治颅内病变,约1/3脑转移患者WBRT后颅内病变未控,50%脑转移患者死于颅内病变进展。就医条件许可、随诊方便的NSCLC脑转移患者,应尽可能推迟WBRT,留待作为挽救治疗手段。WBRT的适应证包括:①NSCLC脑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