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扣三回扣三考前必记的五类不同思维类型的答题用语一、原因类问题答题用语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1)经济方面:封建经济(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是其经济原因,小农经济的分散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2)政治方面:封建统治阶级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镇压农民的反抗,维护其封建统治。回扣三(3)思想方面:主张中央集权、以法治国的法家思想和融合了法、道等各家精髓的儒家思想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4)中国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是促成制度形成和巩固的重要因素,也是封建统治者政策调整,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保证生产发展的需要。回扣三2.近代农民阶级领导的救亡图存运动失败的原因从世界潮流看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发展成为世界历史的主流,以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为斗争形式,以实现近代化为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而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显然违背了这一潮流经济农民是与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小生产者,不是新的阶级力量,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具有狭隘性、保守性、自私性、分散性等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思想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理论政治提不出正确的革命纲领,不能建立先进的政权和社会制度从运动自身看组织无法克服宗派主义倾向和保持内部团结回扣三3.战后世界格局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原因(1)随着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实力越来越大,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和日本展开竞争。在外交上逐渐做到了“用一个声音说话”,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2)战后日本抓住机遇,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为在经济上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经济上形成了美、日、西欧鼎立的局面。日本以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其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回扣三(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使得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美苏的霸权主义,冲击两极格局。(4)新中国建立后通过几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和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开始振兴。同时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渐重要。(5)美国和苏联因军备竞赛和对外侵略战争的拖累,实力走向相对衰落。回扣三4.中国古代各时期经济发展的共性原因(1)客观环境: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客观环境。(2)政治条件:前代农民战争推动后继王朝调整统治政策,而且政策具有连续性。历代统治者制定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土地政策、赋税政策。(3)科技条件: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历法的进步、科技著作的颁布、外国先进技术的引入等成为经济恢复发展的科技条件。回扣三5.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1)外因:西方工业文明的入侵,深刻影响中国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2)内因: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政治上:有识之士的政治活动,如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的推动;思想上:西方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其他原因:中国人善于接受先进文化并进行创新等(如旗袍)。回扣三6.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生产关系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战争因素两次世界大战促使国家职能发生转变,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经验教训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教训和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践科技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的高速发展,要求对生产关系进行不断调整社会因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政策调整回扣三7.理学形成的原因(1)历史原因①魏晋南北朝以来,儒、佛、道三教并行使官方儒学的统治地位进一步削弱。②为了重兴儒学,唐宋儒学家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他们吸收佛、道哲学思想,力图建立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学说。回扣三(2)社会因素①政治上:两宋时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统治者要求。调整统治思想,以适应唐末以来重封建伦理纲常和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政治需要。②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大规模发展,推动了科学文化的进步。③思想上:是北宋初期思想解放的产物。回扣三8.中国古代科技发达的原因(1)政治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中央集权国家的组织和支持,为其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