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前面学习了构成物质的两种微粒——分子,原子;今天将学习新内容:构成物质的第三种微粒——离子。二、温故互查:(5分钟)(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设计理由:复习构成物质的前2种微粒使用说明:小组互述三、新课导入1.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以及离子与原子的区别;2.初步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判断粒子的类别四、学习探究:设问导读:问题1离子的形成观察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的视频,阅读P54,理解氯化钠的形成并完成下列空白: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色火焰,放出热量,冒出大量白烟,白烟是;该反应的微观解释为:钠原子和氯原子发生反应时,原子最外层都要达到稳定结构,通常金属原子会失去最外层电子而带正电,非金属原子得到电子而带负点;钠原子个电子而带电,氯原子个电子而带电,两种带点粒子相互作用就会结合成氯化钠(NaCl)。设计理由:通过观察视频资料,学生阅读课本,初步理解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形成。使用说明:根据视频和学生的阅读情况,引导学生理解离子的形成。问题2离子的概念通过问题1,归纳总结什么是离子在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中,钠原子电子而带电,该粒子称为;氯原子电子而带电,该粒子称为;氯化钠是由离子和离子直接构成的化合物。所以,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设计理由:认识离子的概念使用说明:让学生在问题1的基础上,巩固离子的概念。问题3离子与原子的区别粒子的种类原子离子阳离子阴离子区别粒子结构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粒子电性不显电性显电性显电性符号用元素符号表示,如钠原子。用阳离子符号表示,如镁离子。用阴离子符号表示,氧离子。联系⑴同种元素的原子、阳离子、阴离子都具有相同的,因此它们属于同种元素。⑵原子电子变成阳离子,阳离子电子又变成原子;原子电子变成阴离子,阴离子电子又变成原子。设计理由:通过原子与离子的对比,让学生充分理解离子是由原子形成的使用说明:先独立完成,后小组互查互讲,教师巡视指导。自学检测:教学课题2.3构成物质的微粒(II)——原子和离子(3)主备人高飞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总课时数3上课日期二次备课审批人签字二次备课审批时间学习目标1、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2、了解离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以及物质与其粒子之间的关系。3、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增强学生归纳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4、能根据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判断粒子的类别。学习重点根据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判断粒子的类别以及物质与其粒子之间的关系。离子的形成过程学习难点根据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判断粒子的类别以及物质与其粒子之间的关系。离子的形成过程教学准备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的视频学习过程1.跟原子、分子一样,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子是指带电的或原子团。2.近年用红外激光技术研究液氢,发现液氢中含有H3+。则H3+属于()A.单质B.分子C.原子D.离子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钠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钠离子B.氯离子失去电子后变成氯原子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D.化学变化中分子不能再分设计理由:通过3题的练习,巩固离子的概念与离子的形成。使用说明:教师及时查看学生做题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五、课堂预设:1、学习情况预估:1、离子的形成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2、小组合作与展示点拨预安排:根据合作探究情况,把成果或者本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在班上进行展示,其他组进行补充、点评、质疑。教师起好牵引鼓励和点拨作用。六、巩固练习:(10分钟)1.在原子转变为离子后,一定发生改变的是()A.原子总数B.质子总数C.中子总数D.电子总数2.下列有关原子与离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同种元素的原子与离子的化学性质是不同的B.离子可以通过得或失电子而变成原子C.原子变成离子时,电子层数一定发生改变D.离子是指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3.关于钠离子和钠原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它们的质子数相同B.它们的电子层数不同C.钠原子比钠离子少一个电子D.钠原子+的最外层是相对稳定结构4.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带一个单位负电荷阴离子的是()A.B.C.D.5.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