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弱科补差、夯实基础、预防学生大面积掉队”的探究“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一种教学模式,是一种课堂教学结构,也是一种教学法。它包括三个主要环节:一、“先学”,即学生看书(读书)、检测;二、“后教”,即学生更正、学生讨论、最后教师点拨;三、“当堂训练”,即当堂完成作业。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以现代教学论为理论基础,它体现了学生主体、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循序渐进等原则。1、体现学生主体原则:“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实质是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真正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2、体现因材施教原则:“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很能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尽管学生水平有高低,但课堂上优生、差生都可以同时看书,再同时完成检测练习。结果优生做对了,基本完成学习任务,差生可能做错了。以后,优生就当老师,帮助差生更正,还要讲出“为什么”。这样,不仅差生的疑难问题基本解决了,达到真正“补差”,而且优生在帮助差生改错、给差生讲清“为什么”的过程中,自己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增强了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了合作精神等等,达到了“培优”。总之,在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时候,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这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3、体现分层教学原则:学生有差异,必须分层教学。怎么分层呢?分层后怎么教学呢?“兵教兵”,即合作学习,让做对的同学给做错的同学更正,让懂了的同学讲出“为什么”,最后老师点拨,共同教会不懂的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我校采用分小组教学法,把学生按优中差分成实力相当的组,然后小组之间进行比赛,激发学生竞争心,小组内互帮互助,达到共同提高。4、体现循序渐进原则:课堂上学生看书,初步了解知识,浅层次理解知识。接着,学生模仿做类似的习题,就在运用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错了,大家更正、讨论,老师评点,最后当堂完在作业,步步由浅入深,各个环节不可颠倒。因此,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是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的。教师再找一些课外题来做,课堂上边做边纠错。整个教学流程,从基础知识到拓展探究,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容易,对知识的了解更加深刻。5、体现反馈矫正原则: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有一个特点,即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一根主线。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课上学生看书有思考题,思考题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如何看书。自学后学生会出现什么疑问呢?就要通过读书后的检测(考一考)来发现。真是不考不知道,一考吓一跳。学生对新知识有什么疑问,哪里练错了,就是哪里不懂。检测暴露出来的问题,不是教师主观确定的,不是学生自学前就可以“自设”的,而是客观存在的(学生自学后清清楚楚的暴露出来的)“先学后教”四个字的前两个字“先学”就是暴露问题,输出信息、反馈信息;后两个字“后教”是及时矫正。所以,“先学后教”本身就是反馈、矫正的过程。再说“当堂训练”也是在输出信息、反馈信息,便于课外及时矫正,即学生更正,教师辅导,及时“补缺”。总之,在“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过程中,要不停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使教师能够从实际出发,讲究实效,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才能闯出新路子,取得喜人的成果。安阳县二中附中2014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