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活力课堂操作方法解读及课例(一)拼音教学“三目标五环节”操作要领和课例。【操作要领】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要求做到有情趣,尤其是拼音教学比较枯燥,对于那些刚入学的新生,教师更应创设丰富的教学情趣,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程的饱满热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根据低年级学生身心特点,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与学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同时强调了要充分利用儿童生活经验等,这些好的建议启发我们要正确理解和使用教材,赋予课堂活力,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拼音教学“三目标”1、确定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明确拼音教学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确定以下目标:(1)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2)能准确拼读音节。(3)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2、落实目标在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情境图,识记字母形,读准字母音。最好采取动手制作字母卡片,或用身边的物品摆一摆字母,还可以把身边的物品标上拼音卡片,还可以做游戏等多种手段使课堂气氛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还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提高。3、拓展目标:拼音教学重点通过拼音儿歌、拼音句子、拼音词语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各种能力得到提升。拼音教学“五环节”1、激情导入,诱发活力。(落实目标)这个环节包括四个内容:(1)组容展示。(2)导入并板书课题。板书课题要一笔一画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3)解读目标:在孩子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后,出示目标老师再解读。力求让每个孩子听明白。(4)出示自学指导:一年级的孩子一定采用小步子去完成每一个目标。比如:让学生明白用什么方法去读、去做。具体的步骤给学生说清楚明白后,教师组织好学生合作学习、有序交流。2、自主探究,孕育活力。具体操作要领:(1)、根据每节课所学的内容安排学生自学,时间通常为3—5分钟。每一个步骤要想办法让小学生感到有趣。比如,识记字母的形时,可以先看图,再用火柴棒、毛线、电线、手指等可利用的东西动手摆一摆,这样学生在创新中强化记忆。对于拼读音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先自主学习,再给于范读:如我在教学复韵母aieiui时,我让学生看情景图后自编顺口溜:你挨我aiaiai,用力劈柴eieiei,围巾围巾uiuiui边做手势边读。教师范读后再让四人一小组合作去读这些字母的四声、或者与声母相拼的音节词。关键要让学生反复练习,相互纠正,相互帮助。(2)、教师巡视,观察每个小组的学习状态,对于富有创新的方法及时鼓励加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合作展示,外显活力。具体操作要领:(1)、交流自学成果。教师一定要给每个学生自由展示的空间,不做过多的评判,只要学生乐于展示,都要给与鼓励。可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完成。如:猜一猜,看自己摆的字母形让其他学生猜声母或韵母,此时老师要关注学生的发音,要做及时的纠正。再传一传(一个一个把看到的字母或音节传着读下去,比一比谁的发音最准)。玩一玩,(一生出示声母卡片,一生出示韵母卡片,拼成音节拼读)等等游戏来让各小组比赛展示。这一环节,教师一定给予展示方法的指导,这样利用游戏的方法,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4、检测矫正,展现活力。(1)、学生独立完成检测练习。检测的形式可以口述笔画顺序,笔画名称,还可以在拼音本上完成正确书写。组内交叉互批互改。(2)、还可抽学生板演,集体订正。重点要强调书写质量。书写好的及时表扬,给小组加分。(3)、对于检测中发现的共性问题,教师要加以强调和纠正。每节课任务一定要当堂完成。5、延伸迁移,创造活力。具体操作要领:(1)、设计好拓展性的问题。如:学生读拼音儿歌,读拼音词,拼音句子,用拼音词说句子,把音节补充完整。每一个设计都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提升。教师的设计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应注意的问题:1、根据学情和拼音教学的特殊性,每一环节必须把:“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结合起来分小步走。2、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每个环节的自学时间不宜过长,教师要通过多种游戏和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