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的应用问题护理课件VIP免费

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的应用问题护理课件_第1页
1/23
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的应用问题护理课件_第2页
2/23
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的应用问题护理课件_第3页
3/23
•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的重要性•围术期抗菌药物的种类与选择•围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问题•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的护理措施•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的未来展望contents目录预防术后感染手术过程中,由于皮肤、黏膜等屏障的破坏,患者容易发生术后感染。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可以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保障患者的安全。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可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可能污染伤口的病原菌,从而预防术后切口和手术部位感染。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还可以预防术后可能出现的全身性感染,如肺炎、心脏疾病等。降低患者死亡率0102减少医疗费用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避免因并发症导致的二次手术和额外治疗费用。常用抗菌药物的种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给药时机术前0.5-2小时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可手术中可给予第二剂,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需注意,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且手术过程无污染机会的清洁手术,通常不需预防用药。抗菌药物的剂量与浓度剂量浓度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问题010203抗菌药物的滥用耐药菌株的出现耐药性的传播抗菌药物的副作用问题肝肾功能损害过敏反应肠道菌群失调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与手术部位感染的关系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可以有效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不合理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可能导致耐药菌株的出现,反而增加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因此,在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用药时机,遵循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术前评估与准备术前准备评估患者情况宣教与沟通术中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严格遵守用药规范术中监测根据手术类型、患者情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并严格按照用药指南和说明书使用。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和应对不良反应。用药时机与剂量确保在手术开始前一定时间内完成首次给药,并根据患者体重、病情等因素调整用药剂量。术后抗菌药物的监测与护理监测感染症状调整用药方案护理措施密切观察患者术后感染症状,如发热、伤口红肿、疼痛等,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情况。根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和感染病菌类型,调整抗菌药物的种类和剂量,确保治疗效果。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和生活护理,促进术后恢复。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与应用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新型抗菌药物的应用除了治疗目的,新型抗菌药物还可以用于预防目的。例如,针对某些高风险手术,可以预先使用抗菌药物以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个体化给药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个体化给药方案的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的实施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与监督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的应用问题护理课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