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市场细分——横向与纵向之思运营,就是就酒下菜。---------木听木听与我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并未放在心上,以为丫是在说废话,而今看来,这是多么痛的领悟啊!自嘉兴一役失败,我反思了很多。从最开始的与老板进行商谈,到做出的每一个决策以及每一个执行节点都进行了思考。而今,我必须坦然承认,在对于整个店铺的定位以及运营方向上我犯有重大的决策性失误。于此对我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道歉:对不起。我想与各位分享下,这次失败的前因后果,以及我个人的一点心得体会。背景以及具体过程我就长话短说了,说的太详细难免会避重就轻,推脱自己的责任。一家小工厂(只能生产针织类的)、老板最多可以投入50万(包含货款)、老板说可以找到其他品类的加工厂进行生产且生产周期不超过15天、一个亏损了6个月的商城、美工、推广、客服、仓储、运营各一人的还算是熟练的团队。接手时间2月底,此时店内还有二三十万左右的库存。全店40几款产品几乎全部最近30天0销量。这就是我接手时的情况。一个月时间,优化页面啊、标题啊、刷了三十几单。然后淘金币+车。出了2款1K+的热卖款。店铺一共卖了20几万。2W纯利。然后时间到了3月中旬。下一步怎么做成为最主要的问题。继续做针织类的,出防晒衣、空调衫。还是拓宽产品线做雪纺衫以及连衣裙?继续现在的低价低毛利跑量还是提升品质重新定位,做中端?2条路都是有利有弊。继续做针织,就要准备好迎接最少3个月的淡季。但是供应链比较稳定,而且价格相对也有优势。低价跑量,彼时店铺每日不开车也有4000左右的UV。如果继续低价跑量的路线,上50元以内的薄款空调开衫、防晒衣。相信推广难度不是很大。而且,当时淘金币还没改版。基本是随便上。我自己算了下,淘金币一个月最多可以上6次,每次最少1万UV。一个月内推起1-2款3000+的空调衫把握很大。但是问题是4月以后怎么办?5、6、7三个月怎么办?三个月的淡季,实现大的盈利没有信心。做雪纺衫、连衣裙。品质把握下,视觉做好点,可以做到中端的单价。而且夏季不会空挡。但是自己没生产能力只能找外面工厂做。而且上货快的话,店铺自身的流量以及淘金币流量可以利用起来,起码可以解决前期的基础销量跟基础评价。后面用车推。因为自己的急功近利,不愿意夏季三个月只拿底薪(跟老板谈的是纯利润提成),还有就是因为自己个人因素吧,不愿意走低价跑量的路线。还有对于老板雪纺衫、连衣裙15天的供货周期的承诺轻信了。于是我决定拓宽产品线,做中端通勤风的雪纺衫以及连衣裙。然后···15天的供货期变成了2个月,然后要求的款式做不了,要求的品质没有达到。然后在一天天的等待新款过程中,店铺流量从4000慢慢降到不足1000.然后淘金币也改版了,不带小卖家玩了。去除这些客观的因素,假使加工厂如期按质的交货了。结果会是怎样?是否能按我预期的那样,较为顺利的完成向中端的转型,是否能可持续的、稳定的发展下去?是否,在一开始,那样的决策就是错误的?这涉及到2个问题,自身的实力以及对于细分的认识。于此我谈下我对于2种细分方式及其对于自身实力要求的一点认识。(PS:因为本人基本上一直在做女装,以下仅以女装行业为例。)对于细分,以划分维度的不同,分为【人群细分】以及【产品细分】。定位都市白领阶层,24--35岁,月薪4K以上,有较强购买力,这是对于人群的细分。锁定的是一个人群。根据这个人群的自身情况及其喜好,来规划我的产品线以及运营思路。这种称之为人群细分。我只做羽绒服,专业做羽绒服,甚至我只做羽绒背心。这种立足产品,对某一细分产品市场进行深耕,称之为产品细分。对于此类,做什么产品线已经不用进行考虑了,所要考虑的是如何使产品线的深度不断加深以满足不同人群对于产品的不同需求。一、人群细分对于【人群细分】。瞄准一个客户群,你就需要根据其自身的情况以及喜好,确定一种风格,从而规划出多条产品线以满足其对于产品的多样需求。假使你做30-35白领女性。那么雪纺衫、连衣裙、裤子、外套等等产品线你都要有。当然你不可能将每条产品线做到很深的深度。你会选取1条或者2条产品线作为你的主打产品线。但是不管怎样,产品的【横向布局】、多产品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