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妇科病证Gynecology本章重点内容1.妇科病证诊断与治疗要点2.妇科常见病证辨证论治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活动规律,男女基本相同。但由于女性在脏腑有胞宫及其相关组织,在生理和病理上有经、带、胎、产、乳等特点,所以妇科病证的诊治都有其特殊性。围绕主诉询问,结合妇科特点,询问月经史、带下史、婚产史等。一、诊断要点1.问诊月经史包括初潮年龄、周期、经期、经量、经色、经质、末次月经日期、经期及经期前后症状等。带下史包括带下的量、色、质、气味,以及与月经关系等。婚产史包括性生活情况、结婚年龄、孕产次数、堕胎情况、末次分娩或流产日期、避孕措施等。对妇科病证进行望诊,除一般常规的整体望诊和局部望诊外,必要时还须望月经、望带下、望恶露。2.望诊望月经包括量、色、质、有无血块。望带下包括量、色、质的变化。望恶露,要结合产后日期观察量、色、质及血块等。妇科病证的闻诊特点,孕妇20周后要听胎心音;必要时嗅月经、带下、恶露的气味。3.闻诊一般女性的正常脉较男性细小,缓滑有力为常脉。月经将至或正值经期,脉象滑利为正常月经脉。妊娠常脉为六脉平和而滑利,尺脉动甚,按之不绝。临产脉,又称离经脉,是将产之象,其脉是尺脉转急如切绳转珠,或脉见浮数散乱。4.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产后脉,由于产后冲任气血俱虚,故脉象多虚缓平和。妇科病证的按诊,重点是按腹部,诊察有无压痛、包块,其部位、性质、范围、喜按或拒按等。妇科病证的治疗,在贯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原则的基础上,还须结合女性的生理、病理特点。妇女以血为本,生理方面的经、产等多伤于血,以致气分偏盛,情绪容易波动,常影响于肝;饮食失调,忧思劳倦,易伤于脾;禀赋不足,房事不节,孕产过多,常损伤肾。因此,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导致冲任损伤,发生经、带、胎、产、乳等诸病证。因而在治疗上,常用补肾滋肾、疏肝养肝、健脾和胃、调理气血来调治冲任,作为治疗妇科病证的治疗大法。二、治疗要点1.补肾滋肾肾为先天之本,天癸之源,主藏精气。肾虚则冲任亏损,胞宫失养,则妇科诸证丛生。2.疏肝养肝肝藏血,主疏泄,司血海。妇女以血为本,而经、产皆伤于血,故气分偏亢,肝气易失条达,导致冲任不调,发生妇科诸证。所以疏肝养肝也是妇科病的一个治疗大法。3.健脾和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运,气血充盛,则血海满盈,月经如期,胎孕正常。若脾胃失调,生化之源不足,影响冲任而发生妇科诸证。所以健脾和胃是治疗妇科病证的大法之一。4.调理气血气血来源于脏腑,运行于经络,是妇女经、带、胎、产、乳的重要物质基础。气为血帅,血为气母,两者相互协调,相互为用。气血调畅,五脏安和,冲任通盛,经孕正常。由于妇女经、带、胎、产、乳等特殊生理皆容易耗血伤气,易导致气血失调,发生妇科诸证;而妇科诸证,又能加重气血失调。故调理气血是治疗妇科诸证的一种重要而应用范围很广的治疗大法。此外,由于女性生殖道与外界直接相通,因而治疗妇科病证除内治法外,还可配用外治法,使药力直达病所,提高疗效。常用的外治法有熏洗法、冲洗法、纳药法和贴敷法等。第一节月经不调IrregularMenses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病。《妇科玉尺》云:“经贵乎如期,若来时或前或后,或多或少,或月二三至,或数月一至,皆为不调”。其范围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等诸证。1.肝郁气滞素性抑郁,或忿怒过度,肝气郁结,郁而化热,热扰冲任,迫血妄行,遂致月经提前。肝气逆乱,疏泄失常,血海蓄溢紊乱,遂成月经先后无定期。【病因病机】2.脾气虚弱素体虚弱,或劳倦过度,饮食失节,损伤脾气,以致中气虚弱,冲任不固,不能统摄经血,导致月经先期。脾虚统摄失司,以致血海蓄溢失常,导致月经先后不定期。3.肝肾不足房劳过度、多孕多产,肝肾精血亏损,冲任不足则经期错后。肾气虚则冲任不固,导致月经提前;肾虚则封藏失职,血海蓄溢失常,遂致月经先后无定期。4.痰湿阻滞体质肥胖,素多痰湿,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伤及脾气,脾失健运,痰湿内生,皆能下注冲任,壅滞胞脉,阻碍血行,致血海不能按时满溢,行经错后。【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