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角色游戏《娃娃家》教案刘肃芬设计意图:在班级的角色游戏里,我们布置了一个温馨的娃娃家。娃娃家里有桌子,椅子、还有小娃娃,烧饭的锅子、水槽、饭碗等等。孩子们看到了可高兴啦,都要到娃娃家里去玩。但是这么多的人到了娃娃家,就抢着玩烧饭的游戏,而且每个人自己拿着炊具,都在烧自己的饭,不知道谁是妈妈谁是爸爸。走到娃娃家一看,烧饭的东西掉的满地都是。人多,又吵,有时还会为了争抢娃娃而不高兴。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很喜欢到娃娃家去,摸摸,看看。我想家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是最美丽的地方,不管孩子的情绪有多么不稳定,不管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说到家,孩子们就会多一份温馨与向往。对于入园不久的小班孩子来说,家是他们最熟悉的地方,浓浓的亲情,会使幼儿感到安全,得到温暖。他们喜欢玩角色游戏,家中各个成员的角色是他们最喜欢扮演模仿的角色。为了给幼儿家的感觉,在情感发展上帮助他们逐渐独立起来。为了更好地让幼儿体验角色,进入角色。我们决定开展主题活动《娃娃家》来丰富幼儿的角色意识,让娃娃家的开展变得更加有序、更加有趣。同时让孩子们学会当娃娃家的爸爸和妈妈还有其他成员。知道一个家庭里有许多成员: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宝宝等。在家里要相亲相爱,会表达自己的情感。活动目标:1.认识家庭成员,初步学会扮演家庭成员反映简单的现实生活。2.愿意参与角色游戏活动,对游戏活动感兴趣。活动准备:物质准备:(1)家庭成员胸饰等;(2)娃娃家情境。活动过程:一、创设娃娃家情境引入,激发幼儿游戏兴趣。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布置了一个漂亮的娃娃家,我们一起去看看娃娃家里都有什么?二、介绍娃娃家物品。师:刚才我们参观了漂亮的娃娃家,娃娃家里面有什么呢?谁来说一说呢?教师小结:娃娃家里有床、柜子、餐车…三、认识家庭成员及简单的职责。1.出示“胸饰”,引导幼儿认识家庭成员。师:刚才我们参观了娃娃家,认识了里面的东西,那娃娃家里有谁呢?今天,我把娃娃家里的人都请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有……有……他们总共有几个人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2.引导幼儿了解简单的职责。师:那你们的爸爸在家都做什么呢?妈妈呢?他们都在干什么?谁可以抱娃娃喂娃娃娃,还有谁能帮忙洗菜、切菜?3.小结。师:爸爸可以帮助妈妈泡奶粉,妈妈可以喂宝宝喝牛奶。弟弟妹妹可以帮忙洗洗菜,爷爷可以帮助奶奶切菜,这样子奶奶就可以做饭给一家人吃了。三、介绍游戏场景,提出游戏要求。1.介绍游戏场景。师:小朋友,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五个娃娃家,我们来看看,在哪里。2.提出游戏要求。师:但是游戏前,我有几个要求:(1)先想好你要当什么角色,再和组上的小伙伴商量后挂上胸饰。(2)每个娃娃家只能有六个小朋友。(3)游戏结束要把玩具轻轻的送回家。师:现在请小朋友把椅子送到上面,再选择你们喜欢的娃娃家。四、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指导幼儿学会扮演家庭成员。五、以评价游戏情况小结,活动自然结束。请个别幼儿说说今天扮演什么角色,做了什么事情。师:今天每一位小朋友都很棒,都很认真的扮演自己的角色,那谁来说一说你今天扮演了什么?做了哪些事情呢?活动反思针对这次的游戏情况,我的课后反思是:这次活动中孩子都能积极地参与活动,幼儿游戏的积极性也很高。但幼儿在游戏过程,还较不能发展新的游戏情节,有个别幼儿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还不能明确自己扮演角色,在游戏过程中不能较认真的游戏,需要教师花较多的时间去辅导。刚开始我以娃娃家的情境引入,这个环节虽然很用心的在创设能够让幼儿感到温馨的情境时,只让幼儿集体围在娃娃家外面,我应该让幼儿进去真正的参观到娃娃家,感受温暖的情境。接下来让幼儿认识家庭成员及简单的职责时,出示的“胸饰”应该逐一出示挂在小黑板,方便幼儿认识并且数数娃娃家共有几个人,而我在活动中,出示时只拿在手上一带而过。之后幼儿在游戏操作时,重点指导幼儿学会扮演家庭成员时,我的专注指导还不够,语言不够犀利,观察的范围也不广泛。最后在评价环节中我只是提问了个别幼儿说说今天扮演什么角色,做了什么事情;让人感觉很简单的带过最后这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