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外国诗两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形象,体会其感情意蕴2.揣摩语句,领悟诗歌的意境美3.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学习重点]反复诵读,领悟田园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学习难点]揣摩语句,领悟诗歌的意境美【课时安排】二课时[自主预习案]第一课时: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栖息()草茸茸()欢嚷()2、下面朗读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上∕飘荡。B、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C、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鸣叫。D、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3.辨别下列各句诗运用的修辞手法(1)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2)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3)一旦唱疲劳了,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4、整体感知。(1)《蝈蝈与蛐蛐》通过对()和()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2)《夜》着力表现夜、的特点,抒发了诗人对的感情,传达出他安适、宁静的心境。[课内探究案]一、【合作探究】(一)、精读《蝈蝈与蛐蛐》,完成以下各题。1、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你是怎么理解的?2、“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可喜的草丛”,这些景物描写展现了盛夏,烘托了夏天白日。3、能渲染“蝈蝈的乐音”浓郁、喜悦的感情色彩的句子有:(从诗中找出原句)4、“在寂静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在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等句,表现了,与前面的氛围既形成对照又十分和谐,衬托了冬天夜晚“蛐蛐的歌儿”的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