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郑和远航苏教版第十册郑和(1371~1433):中国明初航海家,回族,原姓马,出生于云南,12岁入宫做太监,后被提拔为内官监,赐姓郑。郑和体格强健,聪明好学,机敏善辩。他原先信仰伊斯兰教,入宫后又信仰佛教。佛教以“佛”“法”“僧”为三宝,他也因此被封为“三宝(三保)太监”。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归纳演绎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主要讲了下西洋的情况,并说明郑和的重大意义。郑和第一次七次远航通过浏览课文,用一到两个字填空:规模()时间()范围()意义()影响()大长广重大深远浏览诊断码头桅杆魁梧健步抱拳码头桅杆魁梧健步抱拳瓷器险境沿途满载珊瑚瓷器险境沿途满载珊瑚威胁炫耀俘虏凶险撕裂威胁炫耀俘虏凶险撕裂鬓发率领浩浩荡荡规模宏大鬓发率领浩浩荡荡规模宏大化险为夷严阵以待扶老携幼化险为夷严阵以待扶老携幼惊叹不已奔腾咆哮名扬海外惊叹不已奔腾咆哮名扬海外镇定自若狂风呼啸波峰浪谷镇定自若狂风呼啸波峰浪谷脱缰的野马脱缰的野马将近中午,身材魁梧的郑和健步走上指挥船。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接着高举令旗,大声喊道:“启航!”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其中六十二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这些大船又叫“宝船”。每艘宝船长148米,宽60米,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船上有九根桅杆和十二面风帆,可以乘做一千多人,需由二三百人驾驶。船上配备着航海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器。战船粮船水船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第一部分(1-5)第二部分(6-7)郑和第一次远航的情况郑和从1405年到1433年共有7次远航,促进了我国和亚洲国家的友好交往。第一部分可以分成三层,你能正确分层吗?并写出段意?11郑和远航苏教版第十册战船粮船水船其中六十二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这些大船又叫“宝船”。每艘宝船长148米,宽60米,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船上有九根桅杆和十二面风帆,可以乘坐一千多人,需由二三百人驾驶。船上配备着航海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器。将近中午,身材魁梧的郑和健步走上指挥船。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接着高举令旗,大声喊道:“启航!”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11郑和远航苏教版第十册将近中午,身材魁梧的郑和健步走上指挥船。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接着高举令旗,大声喊道:“启航!”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船队出了长江口,驶过东海和南海,破浪西行。每到一个国家,郑和先把国书递交给国王,并代表明朝皇帝向他们赠送礼品,希望同他们友好交往。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宏大,使者的态度友好亲切,没有丝毫炫耀武力、威胁别人的意思,都表示热烈欢迎;老百姓听说明朝的船队来了,也都扶老携幼,争相到海边观看,他们面对那些从来没有看见过的宝船,个个惊叹不已。当时中国的丝绸、瓷器早就名扬海外,沿途的百姓听说船队满载这些产品,都很高兴,纷纷用香料、珊瑚、珠宝等去换取中国的土特产品。各地的商人十分乐意同中国人做生意。很多人还向中国客人赠送礼物,以表达友好的感情。递交信件赠送礼品表达友好热烈欢迎扶老携幼争相观看惊叹不已名扬海外纷纷换取资料:郑和下西洋带往各国的物资有丝绸、瓷器、铁制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手工业品、茶叶、货币、历法、衡器、书籍、药材等等,带回的物资大多是土特产,有香料、药材、生产瓷器所需的原料、珍稀动植物等。郑和和西方航海探险家比较有本质的不同。西方航海探险家他们所到之处就是掠夺、烧杀、欺诈、领土扩张,以达·伽马为例,1502年他在印度洋上遇到一艘没有武装的船,达·伽马下令抢光船上的财物,船上700多人全被烧死,西方的不少航海家都有残忍抢劫的记录。景泰蓝大明宣德炉青花龙饰罐永乐窑景德镇甜白釉暗花壶瓷器美丽的丝绸丝绸古里刘家港(顽强)的探索精神郑和下西洋路线图然而,这次航行也充满了凶险。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面对如此险境,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