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鞍钢区位宝钢区位案例分析1:鞍钢与宝钢的区位选择项目鞍钢宝钢地理位置煤炭来源铁矿供应区位选择类型辽宁鞍山上海当地供应进口山西、黑龙江安徽淮南、山西接近原料、燃料地接近消费市场原料导向型工业市场导向型工业鞍钢选择近原料产地,对自然因素依赖鞍钢选择近原料产地,对自然因素依赖大;宝钢接近消费市场,受交通运输条大;宝钢接近消费市场,受交通运输条件影响大。件影响大。思考:鞍钢和宝钢在区位选择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思考:鞍钢和宝钢在区位选择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思考:宝钢、鞍钢区位选择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是不断变化的请大家读P60图4.5《每冶炼1吨钢铁所需原料的变化》思考:从1800年到1985年冶炼1吨钢铁所需原料有什么变化,其原因是什么?其企业在选择厂址时有什么变化?是什么因素变化促使了区位选择的变化?每冶炼1吨钢铁所需原料的变化420.7521.81.300.511.522.533.544.5180019001985材料一:每冶炼一吨钢铁所需原料的变化(单位:材料一:每冶炼一吨钢铁所需原料的变化(单位:t):t):年份1800年1900年1985年炼焦煤420.75铁矿石21.81.3材料二: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运输船材料二: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运输船::““BergeSBergeStahl”tahl”号。全长号。全长343343米,总载重吨位高达米,总载重吨位高达36.536.5万吨,万吨,最大吃水深度最大吃水深度2323米。米。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早期20世纪初二战后煤炭靠近大煤田铁矿靠近大铁矿市场靠近市场冶金技术的改进科技发展,巨型矿石运输船的出现日本原材料进口图日本产品出口图1、科学技术的进步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是不断变化的,其中科学技术是决定因素科技进步交通运输能力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市场信息互通能力提高对原料和燃料的依赖,对市场和信息通达度的依赖促进生产规模扩大,工业集聚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哪些工业区位因素发生变化?对工业区位的选择产生哪些影响?下降缩短了生产地与消费地之间的距离,区位选择更灵活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素质要求下降提高提高广东省南海市一家生产点缀广东省南海市一家生产点缀在冰淇淋上的小工艺伞的小厂,在冰淇淋上的小工艺伞的小厂,原来通过原来通过中间商中间商出口产品,不仅出口产品,不仅价格高,而且价格高,而且渠道不畅渠道不畅,,一个月一个月只有十来天开工只有十来天开工。。推广网络应用推广网络应用时,电信部门鼓励他们免费上网,时,电信部门鼓励他们免费上网,这个厂的老板开始将信将疑地把这个厂的老板开始将信将疑地把产品搬上互连网。想不到产品搬上互连网。想不到国外的国外的定单源源不断地飞来定单源源不断地飞来,价格是通,价格是通过中间商时的过中间商时的33倍。倍。距离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仅二十几公里的首钢,建厂于191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决策层认为北京应该承载更多的生产功能,要建设成全国的“经济中心”,首钢迎来快速发展期。(1)首钢公司在首都建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案例分析3:政策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首钢产量更由100万吨猛增至800万吨。随着生产规模的急剧扩大,对大气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1994年,首钢的钢产量达到了823万吨,而厂区的降尘量也达到市区的29倍。1995年,首钢宣布,将钢产量限制在800万吨左右,并关闭了每年盈利一亿多元的特钢公司和一些建在市区内的重污染企业。此后,首钢每年从生产利润中拿出30%来治理污染。1999年,首钢作出再次减产80万吨的决定,并通过高新科技改造,把发展重点转移到高新技术产业上。首钢的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到2001年首钢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加强环保,又进一步降低了污染量。2002年,首钢的环保投入达到2.41亿元人民币,几乎相当于首钢当年利润的50%。2001年7月,北京申奥成功,决策层终于痛下决心,将首钢迁出首都。资料阅读»面对生产总值和财税收入的巨大诱惑,首钢分阶段压缩北京地区钢铁生产能力并最终把涉钢系统全部迁出北京,其考虑的主导因素又是什么呢?案例分析环境1、科学技术的进步2、环境保护因素化工厂电镀厂、印染厂污水污染严重的工业其区位布局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