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明、清(鸦片战争以前)第一节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明朝的建立和明朝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2.掌握《大明律》和锦衣卫、东厂、西厂的设立。3.掌握八股取士。4.掌握靖难之役和营建北京。德育目标1.通过学习明朝建立后,统治者不断加强君主专制。使学生认识到明朝君主独揽政治和军事大权,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进一步发展。这一方面对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的腐朽性和它的渐趋衰落。2.《大明律》、特务统治、八股取士都是明朝统治者加强君主专制和封建特权的工具、手段,是明代强化皇权的表现,也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的腐朽性和它的渐趋衰落。特别是八股取士,从思想文化上加强封建专制统治,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滞了科学文化的发展。3.明朝的北京城,建筑壮丽,布局合理,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是中外建筑史上的杰作。能力目标1.指导学生归纳明朝从政治、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加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措施,培养学生归纳、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2.指导学生分析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措施的原因、作用,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培养一分为二地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教学重点1.明朝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措施。2.八股取士及其危害。●教学难点加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措施的作用(为什么说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表示着封建制度的衰落?)。●教具准备1.投影仪。2.地图:《明朝的北京城》。3.自制投影图片:《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简表》。●教学方法1.讨论法:组织学生对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作用、《大明律》的特点、特务统治的加强、八股取士的影响等问题展开讨论。2.讲解法:对于一些理性内容,在指导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再做讲解。3.联系比较法:在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对一些问题展开比较。如:思想统治加强的几个阶段、秦始皇设丞相与朱元璋废丞相的相同目的。●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堂构思本节主要叙述明朝的建立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内容比较集中,重点也比较突出,在教学时注意:1.对一些重点、难点以讨论法和讲解法为主。尽量多设计一些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从而专心爱心用心1激发学生的思维。然后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老师再做讲解。2.对一些联系比较的问题和可归纳、总结的问题,可适当制作一些图表,既帮助学生记忆,又可以使所比较事件的异同点显得一目了然。3.在教学过程中还可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题,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之一:分析对比式导入[师]14、15世纪,世界正日新月异地发展着,欧洲地中海沿岸地区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等促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步壮大,到17、18世纪,英国、美国、法国三国先后发生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世界历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资本主义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使东西方经济文化接触日益频繁,新旧大陆密切联系起来,世界历史迅猛进展。相比之下,我国历史进入明清王朝统治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虽然明朝中后期也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是由于封建专制制度的进一步强化和闭关锁国的政策,严重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没有与时俱进,与世界同步发展。中国逐渐落伍了。明清时期呈现出的统治特点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国家由盛而衰。之二:复习提问式导入[师]我们知道,我国的封建社会经历了两次大分裂的时期,它们是——[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和五代、辽宋夏金对峙时期。[师]两次分裂都促使了我国的民族融合。元朝统一全国,又重新开创了我国的统一局面。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大家还记得它的统治区域包括哪些地方吗?[生]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内。[师]元朝的大一统,促进了我国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生]一、民族迁徙,汉族迁居到边疆地区,边疆各族迁居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