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乡五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大庆市八百垧第四小学王鸿涛教学提示:一、课型:阅读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二、教学要求: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⒉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槐花盛开的美丽、香气的迷人,感受槐乡孩子的勤劳能干、热情好客和淳朴可爱。⒊欣赏优美词句,初步感悟语言的表达形式。三、教学准备:PPT四、教学流程:第一板块:领略槐花美一、导入⒈我们继续学习21课——《槐乡五月》,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五月的槐乡,用心去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相信你一定会有更深的感受和体会。二、新授⒈把课本打开,大声地朗读课文,看看五月的槐乡,让你感受到了什么?读完后把最能体现这篇文章中心的句子画出来。⒉学生自读,教师巡视。⒊交流后幻灯出示: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4.过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走进槐乡,你肯定会被白生生的槐花深深地吸引,课文一开头就描写了槐花盛开的美景。⑴幻灯出示: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先来看看这一句。①幻灯出示: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你体会到了什么?能把这种白茫茫的感觉读出来吗?(评价:白是白了,范围还不够大;大是大了,还没有无边无际)齐读②过渡:你刚才是站在哪儿看的?(远处)现在我们走到槐树下细细地看一看,好不好?幻灯出示: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你看到什么了?(幻灯出示:点击图片),美吗?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槐花的美吗?槐花美,作者写得美,相信你读的更美!美读句段。③来,让我们把槐花的美记在我们的心里!——幻灯出示填空语段,指导背诵。④作者看的角度不同,有的是从整体来看,有的是从部分来看,有的是远看,有的是近看,所以感觉就不一样!老师在槐乡拍了很多照片,在你的眼中,这美丽的槐花又像什么呢?幻灯出示图片:练习说话:在我的眼中,有的槐花,远看;有的槐花,近看。过渡:槐花除了美,还让你感受到什么?第二板块:品味槐花香⑴幻灯出示: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①你闻到什么香了。②哦,香味儿就在这些词语里!◆读:香喷喷清香醇香浓香香气扑鼻香海◆谁再来读?什么感觉?◆看这三个词儿:清香、醇香、浓香,能不能把它们换个位置?为什么?谁来读出这种感觉?老师请三位同学来读!请三组同学读!◆是啊,香味儿越来越浓烈,越来越浓烈,最后汇成了香的海洋——香海!同学们,这里有个字用得特别好——对,就是这个“浸”字!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浸到这片香海里吗?你闻到哪儿香了?还有哪儿香了?好香哪!◆指读句子(你闻到香味了吗?一起深呼吸:好香哪!)。⑵槐花这么美,这么香,引来了谁?幻灯出示:“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①你听,嗡嗡嗡——(引读),你再听,啪啪啪——(引读)②师生对话:小蜜蜂,你在干什么呀?槐乡孩子,你跑得这么急干什么呀?③同学们,你们发现没有,这两句前后对得很整齐,我们来把它变一变,它就成了一首小诗!幻灯出示:“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谁想读?◆男生读写小蜜蜂的句子,女生读写孩子们的句子!④在槐花飘香的季节,还有谁会被吸引来?同桌讨论讨论,看看谁说得最美?⑤交流。小结:五月,真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板书:槐花飘香的季节)第三板块:感受孩子好客⑴热情好客的,你从哪里读到的?◆槐乡的孩子们,现在老师来了,你打算怎么招待我呢?幻灯演示:槐花饭是用大米拌槐花蒸的。吃咸的,浇上麻油、蒜泥、陈醋;吃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