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节选授课人:一、吟诵入境营造氛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二、鼓励质疑整体把握1.“三纲”之间是什么关系?2.“三纲”与“八目”之间是什么关系?3.从原文对八条目的陈述来看,“格物”是最先的,应该是基础,可是为什么后面说“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三、合作探讨领会精髓明德者,人之得乎天,而虚灵不昧(对世上一切都清清楚楚),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具备了自然中一切道理可以用来解决应付所有事情)。但为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朱熹《大学章句集注》三、合作探讨领会精髓“止,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爲足。”(止,底部的基础。像草木长出地面有根茎的基址一样。所以古人用“止”表示“足”)——(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四、联系现实走进经典文明之所以得以传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能启发当代人解决现实问题。——北京大学教授王岳川谈《大学》的精神价值请大家阅读手中的材料,选择其中一个事例,围绕诚意(“慎独”)、“正心”“修身”其中一个主题,谈谈你的认识,并写成一段100字左右的文段。要求:1.结合材料进行论述;2.请先说明你的观点;3.引用《<大学>节选》中的句子。材料:一个朋友到泰国旅行,在货摊看见十分可爱的小纪念品,他选中了三个后就问价,女摊贩回答是每个一百铢。他还价六十铢。说了半天,她就是不同意。最后她说:“我每卖出一百铢,老板才能给我十铢报酬。若六十铢卖了,我就什么也赚不到。”这位朋友听了心生一计,说:“这样吧,你卖给我六十铢一个,我额外给你二十铢报酬,这样,比老板给你的还多,而我也少花些钱。双方都有好处。”他满以为她会立刻答应的,却见她摇摇头。他便补充上一句:“你的老板不会知道的,别担心。”她看看这位朋友,坚决地摇摇头说:“佛会知道。”材料:2014年1月,方舟子告崔永元名誉侵权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立案。一位是“科普作家、学者”,一位是知名主持人,双方都是有较大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在微博上拥有百万粉丝,何以至于对簿公堂?两人之间的硝烟缘起2013年9月8日对“转基因食品能不能吃”的争论。崔永元在腾讯微博评论称,“你可以选择吃,我可以选择不吃。你可以说你懂科学,我有理由有权利质疑你懂的科学到底科不科学。你可以说我白痴,我也可以说你白吃。”之后,方舟子发微博称,“你当然可以选择不吃,但是不要传谣阻碍中国农业技术发展。”随后,两人通过微博开展多轮辩论。辩论逐渐升级为骂战,甚至牵扯上对方父母。材料:前一段时间,“成都男司机暴打女司机”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5月3日下午,成都市三环路娇子立交桥附近发生一起打人事件,女司机卢女士被后方小车司机张某逼停后拖出车外,暴打至骨折脑震荡,身上多处淤青。网友纷纷对女司机表示同情,而对男司机则是一片骂声。男司机被刑拘并表示深深的歉意。然而短短几十个小时后,舆论风向出现惊天逆转。事实的真相是女司机在行驶中多次不顾交通规则和他人安全,突然连续多次切换车道,导致男司机反应不及,男司机的孩子坐在车内也受了伤,以至于他愤怒不已、动手打人。示例:莫让愤怒来得太“廉价”缺乏对情绪的控制会对个人修身与社会和谐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成都男司机暴打女司机”事件就是一个明证。众多网友在真相未明的情况下,急于表达观点。愤怒的情绪淹没了理性,何以做出正确的认知与判断?“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生活中有太多的矛盾和摩擦,我们应该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在真相未予辨明之前,不妨让“子弹”多“飞”一会儿,切莫让自己的愤怒来得太“廉价”。否则,浪费了表情,歪曲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