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专题分类汇编专题1声现象知识点的把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液体、固体、气体都能振动发声。我们把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一切正在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常见发声物体:a.人说话是靠声带振动b.蝉鸣靠胸部的鼓膜振动c.鸟是靠鸣膜振动发声d.蜜蜂、蚊子、苍蝇飞行时翅膀振动发生e.乐队中弦乐是靠弦的振动发声f.管乐靠的是管内气柱振动发声。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液体、固体、气体都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反射回来的声音进入人耳就是回声。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的声速大于在液体中的声速,液体中的声速大于在气体中的声速,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此外,声速还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声音在空气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就可以区分回声和原声,如果不到0.1s,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例1】敲打铜锣,因锣面_________而发出声音,而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宇航员即使再用力敲打锣面,他也不能直接听到锣声,这是因为_________不能传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人对高墙喊一声,若2s听到回声,则人距高墙是_________m。【例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例3】各国登山队都有一条戒律:攀登高山时,禁止高声叫喊,这是为了避免,造成,危及登山运动员的安全。【例4】蛇对外界的声音刺激非常灵敏。但是蛇没有耳朵,它经常将头贴在地面上,它利用方式“倾听”敌人和猎物的。二、乐音的三个特征声音的三大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声音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快慢(频率—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有关,即长短、粗细、松紧有关。(前者音调低,后者音调高)例:热水瓶充水时的音调会越来越高(声源的长度越来越短)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0HZ。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与离声源的距离、振幅(物体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传播的集中程度有关。我们用分贝为单位表示声音的强弱。音色:声音的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都不一样)。能认出是哪个人说话或哪种乐器就是因为音色。【例1】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_______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不同。【例2】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例3】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根据敲打物体发出的声音来鉴别物体的质量。以下做法中用以达到这一目的的是()A.铁匠用小锤敲打烧红的铁B.瓜农用手拍打西瓜C.顾客用手轻轻敲打瓷器D.瓦匠用瓦刀敲打红砖波形图的考察:波形图反映了很多信息:(1)由波形图的疏密程度,可知发声体发生频率的高低,波形越密集,频率越高,音调也越高;(2)波形的高度反映了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波形越高,说明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也越大;(3)由波形图还可以区分乐音和噪音,波形规则的为乐音,波形杂乱无章的为噪音。【例4】如图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声音音调相同的是_______图和_______图;响度相同的是_______图和_______图。三、声音的利用和危害声音的利用常常考查声呐、B超、彩超,这是利用声可以传递信息的特点;超声波能清洗精细机械、超声振动能除结石,这是利用的超声波具有能量的特点。回声定位: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蝙蝠)声纳(水声测位器):利用发声设备向被测物体发射出声波或超声波的脉冲,然后再接受反射回来的脉冲信号。在显示器上比较两信号的时间间隔,以探测水下物体的测试仪器。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有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减弱噪声的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如改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