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其他简单机械(一)主备人备课时间周星期1课时备课组长签名教研组长签名教学目标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特点个性化备课教学重点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特点教学难点滑轮组的F与G,H与S的关系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1.杠杆的平衡条件是指杠杆处于________或________状态,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2.力臂是指从_______________的距离;当____到_______的距离作力臂时,此时力臂最大。3.杠杆可分为:①_____________特点②___________特点③__________特点_(二)新课引人观察课本漫画。你能看出什么“门道”?(三)新授【自学指导】任务一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特点(阅读教材69-70页完成下列问题)1.什么叫定滑轮?生活中你发现哪里有定滑轮?2.什么叫动滑轮?生活中你发现哪里有动滑轮?3、实验探究:如下图所示利用滑轮提升重物。观察比较:将实验数据及现象填在下表中FF表一表二结论:公式GShh表二中:滑轮_____动,能但不能公式FGSh1、钩码G=1N2、提升重物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______N,与钩码重力(G)进行比较,FG(>、<、=)3、拉力的方向与钩码的运动的方向________(相同、不同)4、以桌面为参照的图1中的滑轮________运动。(填“是”或“否”)1、钩码G=1N2、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______与钩码重力(G)进行比较,FG(>、<、=)3、拉力的方向与钩码的运动的方向________(相同、不同)4、以桌面为参照的图1中的滑轮________运动。(填“是”或“否”)图3图44、使用滑轮的理论分析外形相同的滑轮为什么使用方法不同会出现不同的作用呢?我们可以利用杠杆平衡原理来进一步论证。(1)定滑轮可以看出是一种变形的杠杆,由图3可知,定滑轮在使用时,相当于一个杠杆,因此拉力和重力的关系是:F=G,即:使用定滑轮力。(2)动滑轮在使用时,同样可以当成杠杆。图4中杠杆的支点在哪里?,由图可知,动滑轮在使用时,相当于一个杠杆,因此拉力和重力的关系是:。即:使用动滑轮省。任务二认识滑轮组问题:定滑轮能改变动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而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有没有办法做到又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1、观察右图把动滑轮和重物看作一个整体,分析其受力,判断F与G,S与h的关系则甲图F=GS=h乙图F=GS=h结论:使用滑轮组时,由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里就是物重的即F=G若考虑动滑轮的重力则F=(设绳子段数为n)使用滑轮组时,由几段绳子吊着物体,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S就是物体上升距离h的倍即S=h讨论:1、如何数绳子的段数n2.如图为三种不同的滑轮组,用它们提起重力均为G的物重,在A端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1=F2=F3=(不计摩擦和滑轮本身的重力)小结1、定滑轮定义:轴固定的滑轮特点:可以________,但不能____.公式:F=GS=h实质:2、动滑轮定义:轴随物体一起的滑轮特点:可以________,但不能____.公式:F=GS=h实质:3、滑轮组特点:既可以又可以公式:F=GS=h【当堂达标】1、下列各图中利用了动滑轮的是()ABCD2.如图3所示,物体A和B所受重力都为120牛,滑轮重力不计。当分别用力匀速提升物体A和B时,FA为牛,FB为牛。若物体提高的高度都为1m,则FA提高的高度为,FB提高的高度为3、如图8所示的是用定滑轮匀速提起重物的三种拉法,所用的拉力分别以F1、F2、F3表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拉力F1最小B.拉力F2最小C.拉力F3最小D.三种拉法所用拉力一样大6:如下左图,A、B两个滑轮中,A是______滑轮,B是_____滑轮,在不考虑滑轮重和摩擦时,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是90N,匀速移动物体,水平拉力F为______N.7:如上中图,用一个动滑轮把重500N的物体匀速提起2m时,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人对绳子的拉力为_____N,绳子自由端移动______m,动滑轮的挂钩受到的拉力为_________________N8:如上右图所示,匀速向上拉动弹簧秤乙,当弹簧秤甲的示数为5N时,弹簧秤乙的示数为_____N,从而可知被提重物所受重力是______N,这个滑轮属于_____滑轮.9:如右图所示,甲物体重6N,乙物体重10N,弹簧秤重力及摩擦均不计.则当甲、乙两物体静止时,弹簧秤的读数为_____N,绳子对乙物体的拉力是_____N图8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