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升格指导一、训练目的:在记叙类文体中如何运用描写使作文内容丰富、充实。二、徐州市中考评分标准:从内容、结构、语言三方面综合评价,参照下列标准评分。(不包括书写分)一类卷:54-60分(以57分为基准分)中心明确,思考深入,内容充实,结构严谨,思路清晰,语言流畅、生动。(内容有新意,构思有创意语言美感强的,可以得满分。)二类卷:45—53分(以49分为基准分)中心明确,内容比较充实,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语言通顺。三类卷:36—44分((以40分为基准分)中心比较明确,内容具体,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语言基本通顺。四类卷:35分以下或内容空泛;或结构残缺;或思路混乱;或语言极不通顺;或确属抄袭之作。注意:作文的切入分为35分。(不包括书写)书写(5分)卷面整洁,书写美观得5分;卷面工整,书写认真得3分;卷面一般,字迹清楚得1分;卷面较乱,书写潦草得0分。从评分标准可以看出,一篇好作文应该“内容充实”或“较充实”。那么,对于一篇内容空洞的记叙文,怎样修改可以使文章“充实”从而达到升格的目的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如果一颗树只有光滑的树干,却没有青枝嫩叶的点缀,它是有失灵动的。文章也是这样,一篇好的记叙文需要有一些饱含真情的“枝叶”来打动人。三、片段训练:共同完成几个“添枝加叶”的片断训练。1、修改病例一:明天就要开学了,妈妈仔细地帮我打点行装。她把我该带的东西都准备齐全,又再三嘱咐我到学校后要听老师的话,该吃什么就吃什么,别舍不得花钱,还说,有空她会去看我。指导:可以抓住哪些词语进行“添枝加叶”?为什么?(明确:“仔细”、”再三嘱咐”,因为能体现出妈妈对“我”的爱。)(升格参考):明天就要开学了。吃完晚饭,爸爸在一旁抽着烟,我在一旁看着妈妈为我打点行李。只见妈妈把我的衣服一件件整齐地叠好,仔细地抚平,一会儿,又侧着头好像在想什么。“快帮我想想,看还缺啥不?”妈妈冲着爸爸嚷。爸爸笑了笑没动窝:“不是昨晚就想好了嘛,放心,穿的,用的,全准备齐了。”“对了,枕巾差点儿忘了。”妈妈一边整理,一边对我说:“孩子,到了学校可不比在家,在那要听老师的话。想吃啥就买点啥,别舍不得花钱。想家了,给家来个信,我和你爸去看你。”说到这,妈妈停了停。我隐约看到妈妈的眼圈似乎红了。分析:大家看,加上动作描写和人物对话,这么一改,把“妈妈”对“我”的关切细致入微地表现出来,比以前就充实、生动多了。这时,无需说“妈妈非常爱我”,读者自然而然地就能感受到这种深沉的母爱。归纳:[添枝加叶技法一]2、修改病例二下面一段写一个犯了错的学生进老师办公室的情景。想想可以通过什么修改进行升格。我走进了办公室,迎面正碰上黄老师的目光,里面充满了责备,我喊了一声“黄老师”,黄老师点了下头,只是"嗯"了一声。(明确:添加人物心理描写,表现出人物的紧张。)(升格参考)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我走进了办公室。迎面正碰上黄老师的目光,那里面没有了往日的慈祥可亲,而是充满了责备。一阵恐惧猛地袭上心头。我努力地想笑一笑,却只是哑着嗓子喊了声"黄老师",连声音都有几分颤抖了。黄老师皱了皱眉,鼻孔里"嗯"了一声。我的心又是一阵紧缩:我犯了什么错吗?归纳:[添枝加叶技法二]3、修改病例三下面一段写一个失败的考生走出考场的情景。现在请你就在它的后面添上一些文字来烘托人物心情充实内容,可以添什么?(明确:添加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我漫无目的地走出考场。想到与同学校对的答案,心里像塞满浆糊一样地难受,想到自己三年来的辛苦与付出,最后可能没有回报,心就垂下了,满是愁苦。(升格参考)我漫无目的地走出考场。想到与同学校对的答案,心里像塞满浆糊一样地难受,想到自己三年来的辛苦与付出,最后可能没有回报,心就垂下了,满是愁苦。丝丝凉风拂过耳际,金黄的落叶沙沙作响,我低头望去,一片片秋叶像地毯一样铺盖在地面上,我轻轻地拾起一片,凝视着它的茎叶,它的色彩,不免又增添了几丝悲凉。它是那么憔悴,我是那么惆怅。——《生活,因变化而精彩》归纳:[添枝加叶技法三]小结:要有生动的描写,要...